喜剧中如何埋设泪点才更高明?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625更新:2024-11-24 00:06:16

简而言之,当观众的视角在观众席上的时候,同步率低,观众就可以嘲笑角色来获得喜悦。你把观众往台上拉,变成站在嘲笑对象身边,他就笑不出来了,把观众的头放在角色的肩膀上,放在角色的鼻子面前,同步率高。如果观众这时体验到的是感同身受,那么表现就是悲伤。如果是他观察主角的同时,角色也在看他,会产生恐惧。观众的情绪有滞留效应。所以可以通过频繁的切换来强化乃至喜与悲。当观众只经历了一次变换,他们还意识不到这种状态,会强化情绪。当频繁的切换让观众意识到的“我看风景,别人看我,我既是观众也是演员”的这一窘境的时候,他们会感觉尴尬,如果此时他们停留在喜这边,他们会苦笑,如果此时他们停留在悲这边,他们会无奈、叹气。最让观众不舒服的事情是,他们感到自己在被观察,而且观察的方式是他们不知道的(这是与3的不同)。。也就是说,他们离某个角色很近,但是他们没法感同身受这个角色。那么他们就会开始恐惧。镜头、BGM是制造上面所说的错位的重要手段分割线,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会有两种(细分可能更多)模式,我个人称之为现实模式(real)与戏剧模式(unreal)。相当一部分泪点产生于这种戏剧模式切换到现实模式的过程中。即从unreal到real是一个产生泪点的过程,real 到unreal是一个产生笑点的过程。在real和unreal之间频繁切换,最后停留在unreal下就非常爆笑,停留在real下就非常难过。

我特别怕像是前两年春晚蔡明小品里那种强行煽情的桥段,从喜剧突然一下提出泪点生硬无比,还毁了一部作品的完整度。高明的方法与其说碰撞观点交织观点,不如是说,在泪点以前都是在用小喜剧剧情或者看似随意的过度剧情的方法对泪点进行预设。打个比方:《大话西游月光宝盒》我看哭了,原因是紫霞最后的那句,他好像条狗。其实这句话单看,又或者不是紫霞说的,就不会是这种效果,这么多人对此印象深刻,来源于反差。大话西游大剧情中有一句话,紫霞为寻找意中人来到凡世...她一直认为她的意中人是盖世英雄,这是这部喜剧的基调,剧情中许多让人会心一笑的剧情都源于此,然而最后的这一句话某种程度上等于说否定了这个喜剧过程,过程笑的有多欢看到结局死的就有多惨......这种方法就相当于给你创造了一个很美好的梦境,然后告诉你,嘿,别想了,刚刚的全是反的。刚刚前面有个人的回答说泪点基于共情或者同情,赞同这个说法,但是我觉得这时候观众哭一半因素不是导演或者编剧创造的,他们以一种挺取巧的方法把观众们带入了共情中...但是这种方法下,观众也不是次次都会埋单,《肿瘤君》我觉得挺催泪的,主角也励志坚强乐观...但是她的快乐感觉一直都蒙着阴霾....电影院我基本没笑出来,[例子举的似乎不恰当,毕竟对于共情方面是达成了,但是对于喜剧来说,不算是喜剧。其实就是想说共情和喜剧不是每次都兼容的。

先题主的问题似乎问错了重点,因为很多有泪点的喜剧根本就是悲剧主线,所有的喜剧只是为了包装这个悲剧的主题,像题主说的靠埋设的泪点,来催泪根本就是不可能,因为情绪是需要酝酿的,而泪点更需要酝酿,所有喜剧包裹的悲剧无不在一开始就埋藏了悲伤的内涵,直到最后引爆你的泪腺,而那让你感动一个表情,一句话,一个动作只不过是最后的导火索。导演们拍电影有一个重要的核心,那就是讲故事,如果你故事讲不好,你根本没法调动观众的情绪,观众看着会很累,如果你故事本身就不好,观众看完很快就会忘记,只有那些大师不但讲了一个好故事,而且在故事的背后让你一遍一遍去思考。而现在的很多网络编剧,却喜欢用段子堆织故事,到最后连一个完整的故事都没有,怎么能指望这些去打动观众呢?一部好的喜剧悲情电影,不过是导演用开心的方法讲一个悲伤的故事而已,而不是为了娱乐大众和自娱自嗨!你看卓别林和周星驰他们都是这样的大师,这里面还要强调这个重点,他们讲了一个好故事。如果你故事性不够,话再好只会变成段子手,如《后会无期》中有一句,我从小到大都是优,你让我怎么从良?乍一看是笑点,仔细一想是泪点,但是根本不会让人流泪好嘛,整部电影看起来是悲伤的青春故事,其实根本是几个完成度不高且没有交织的段子。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自动采集免费视频分享网站,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本站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留言反馈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5·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