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9更新:2024-11-23 23:36:52
《一步之遥》有深意吗,我相信有,而且很多地方都让我觉得“这背后一定有用意”:她为什么要说这段往事,他为什么有此反常举动,车子又为何从这里开到了那里,等等,光是两主角的改名,就仿佛藏着玄机无数。关键是,如此缤纷琳琅的视觉元素,罔顾常理的情节编排,快速又高度书面体的台词(甚至到了单个角色的独白都要被剪掉换气时间使听起来更紧凑的地步),性格难测、恩怨错综的人物,以及超过两小时的篇幅,就是一个天然的供人解读的话题包袱。只要聚合足够的智力,完全能得出一千种解释,涵盖政治、历史、官场、家庭、爱情、社会阶层、娱乐圈、男女权意识等等,各自自圆其说,不带重样。
不管有没有看懂,喜不喜欢,甚至有没有看完,都忍不住想解读一下,讨论一下。姜文已经得逞了。他不是拍了一部电影,而是出了一道题,并且不提供标准答案,在信息爆炸的社交网络时代,这样的话题电影,注定是要胜利的。单就故事维度来讲,像《让子弹飞》那样的“看没看懂”大概是不存在的。跟《子弹》相反,《一步》的情节主线走向极简主义,黏合了两个非常古典的套路:蒙冤的人和亡命鸳鸯。都是好莱坞半个多世纪前就拍滥的,竟还不如取材的阎瑞生案来得曲折。所有的枝节都从这两个出发点蔓延出来,一直蔓延到140分钟。换个王晶那样商业套路娴熟的导演,一个小时就能讲个八九不离十。姜文和众编剧就像一个不安分的书生,本来进京赶考,路上常常奔着好玩走岔路,今天去看个折子戏,明天去观摩个英雄会,后天跟女鬼来段情未了,最后一个月的路程走了三个月,发了一路的朋友圈。即使是盛年以拼凑见长的港片,也找不到《一步之遥》这样的超级杂烩。
《一步之遥》的自恋的确存在,但没有大家说的那么糜烂,它还有所节制,因为姜文清楚这份自恋终归要为电影本身服务。比如影片前半段近三十分钟的歌舞片段,对故事本身的意义并不大,完全可以剪掉很多,但姜文保留了。他舍不得,因为他喜欢,且不管观众喜欢不喜欢,这是某种程度上的自恋。而他舍不得是因为他把它拍得很棒,即便是我们再不喜欢这样一大段对故事无重要帮助且近乎无聊的歌舞,也不能否定了姜文在这一段所展现的调度、运镜、舞美方面的华丽与流畅。就电影本身而言,姜文的这份自恋很好的服务了电影。
姜文以自己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爱情的理解,表达了他对悲伤的理解,只是这种方式大概不是人们所习惯的体位,没能取悦到嚷嚷的大多数。奇妙的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人们还是喜欢挥舞个人的不高兴来否定他人的个性,涌现出波涛一般的差评。并且,大多数人说这部电影烂的时候,有一个奇怪的落脚点,它不在于电影,而在于导演,用的词是颇为令人酸心的“自恋”。太多的评价都直指影片“过于自恋,没有考虑观众”,而落脚点只是虚晃一枪,看似说电影,实际说导演:最喜欢姜文的人是姜文。仿佛姜文的朋友圈也跟好多人一样,经常都是霸气而高度自信的仰视自拍,笑容与鼻毛齐飞,威武与肌肉共长。这样近乎意淫且不排除夹带私心的方式,不好,不得体。
《一步之遥》里所运用的那些看似杂七杂八的影像风格,是在向一些电影或电影人致敬,实际上,他仅仅是在向“电影艺术”致敬。影片里不仅多次出现一个世纪前电影诞生时的说辞,还直接运用了那个时代的电影形式。那段默片虽然是“影中影”,却也衔接了故事。非要用这样的方式才能继续故事吗?当然不是,但姜文就是想要用这样的方式,致敬电影本身。
像姜文这样的男人应该会怎样讲述爱情呢?我们的固有印象大概会让我们抱有类似这样的期待:姜文的爱情应该就像“麻匪”一样霸气果断,但又会充满荷尔蒙飞扬的浪漫色彩,并且不失幽默。就像“钢铁侠的罗马假日”一样,刚猛而浪漫。然而,当姜文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讲述他所理解的爱情时,大多数人只是看到了《一步之遥》的混乱与冗长,却鲜有人看到他关于“爱的一步之遥”所包裹着的悲凉与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