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650更新:2022-08-13 22:42:38
1905电影网专稿等待影院复工的同时,不如来读一读电影书吧。
小电君特意为大家整理推荐一些近两年来出版的中文电影图书,它们既不是深奥的电影理论,也不是严肃的影史或导演研究,这些书有趣、有料,轻松且易读。
有导演和演员所写的创作故事和心路历程,也有电影人抨击同行的毒舌段子,这份电影书单将一一打开甚至颠覆你对电影以往的认识。
《贾想II》
如果贾樟柯不拍电影,也会是一名优秀的作家。
《贾想II》是《贾想I》的续作,整理了他从2008年到2016年的随笔文章,访谈和演讲,可读性很强。
贾樟柯
在《忧愁上身》一篇中,有他感叹青春往事的感性一面,《我不相信,你能猜对我们的结局》又有他对第六代导演的理性判断...从这些文字可以看出,他一直在思考电影与时代、人的关系。
近年来,贾樟柯组织举办平遥国际影展,陆续执导《江湖儿女》《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主演电影《不浪漫》,他也笔耕不辍,相信不久后就会迎来《贾想III》了。
《拍电影时我在想的事》
这是日本导演是枝裕和的自传式随笔集,从他在电视台拍摄纪录片一直写到2016年的电影《比海更深》,包含了每部作品的创作幕后以及他对电视和电影艺术的理解。
为什么是枝裕和能拍出《小偷家族》并拿下戛纳金棕榈大奖?这本书就像一本片场日记,能带你窥见他一路走向成功的轨迹。
是枝裕和
书中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是枝裕和回忆了他与偶像导演侯孝贤的一段陈年往事。
他在拍摄电影处女作《幻之光》时,严格按照画的300张分镜图来拍摄,影片首映后也获得好评,在东京影展遇到侯孝贤时,原以为会受到表扬,却遭致批评。
《幻之光》剧照
“技巧很棒,问题是你在拍片前已将全部的分镜图都画好了吧?”“镜头摆在哪,不应该等到现场看到演员的表现才决定的吗?你拍过纪录片,应该懂吧?” 侯孝贤的一席话给了是枝裕和很大冲击,他形容这些话令他“刻骨铭心”。
之后,是枝裕和再也不画分镜图,电影风格也完全不一样了。
《冯远征的表演课》
提及表演,离不开斯坦尼体系和方法派,但你知道还有一种学派叫“格洛托夫斯基表演”吗?冯远征就是这套体系在国内的最早传人。
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就像冯远征在讲课,但不枯燥无味,而是把他的毕生所学用浅显易懂的方式传递给读者。
冯远征
他介绍了许多新鲜有趣的教学实践内容,热身游戏、吐字归音、通过生理刺激的方式解决表演难题...对演员很有启发,对不了解表演的人来说也有可看性,充满趣味。
书中的最后一部分是冯远征对饰演过的角色所做的分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的“家暴男”安嘉和已成荧屏经典,“理解他,从他身上找出呵护人性、人情的地方。”这是冯远征一开始对人物所做的功课。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剧照
《非诚勿扰》中,冯远征故意露出红指甲,“既然我设计了,我就一定能让它出现在镜头里,让它在观众面前表现出来”,这是他遵循的表演理念。
《我知道你们又来这一套!》
“太老套了!”你是否也经常在观影时发出这样的感叹?
阅片多了,慢慢就能摸清电影里的一些套路。这本书就以字典的词条形式收集了一千多则好莱坞类型片里经常出现的烂俗桥段,既有编者、美国知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的总结,也有来自全球各地影迷的犀利幽默吐槽。
书中摘录
《洛奇》《007》《虎胆龙威》等经典系列多次被调侃,即便是现在的好莱坞电影乃至很多国产影视作品,也都难逃书里指出的这些情节套路。
《利刃出鞘》导演最近透露,苹果禁止电影中的反派使用iPhone,但如果你看了书里的“幕后黑手是经纪人!”一则,就能早早猜出《利刃出鞘》里的凶手是前半程没有什么戏份的“美队”了。
《利刃出鞘》 中的“美队”克里斯·埃文斯
如影评人周黎明所做的推荐:“对于普通影迷,这本书仿佛是一套无情嘲讽电影俗套的搞笑大全,是一部戏仿的喜剧片;但对于电影编导,它可以当作一本警示手册,看看自己是否已经滑到沟里而不自知。”
《与奥逊·威尔斯共进午餐》
这是一本关于导演奥逊·威尔斯的访谈录,记录了他从1983年到1985年与挚友亨利·雅格洛的数次私人谈话内容。
作为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人之一,他执导的《公民凯恩》《上海小姐》《历劫佳人》以及主演的《第三人》等片曾让他收获无限风光。
奥逊·威尔斯代表作《公民凯恩》
可到了晚年,他却过得凄惨潦倒。因为找不到理想的制片人和充足的资金,雄心满满筹备的《堂吉诃德》《李尔王》《做梦的人》等片都遭遇阻碍,直到他去世,都无法顺利拍摄完成。
书中的对话也伴随着威尔斯谈论这些影片筹备的过程,当然最大看点还是他对好莱坞电影界的各种爆料,言辞犀利,大肆批判了一堆公认的经典电影和知名影人。
他不喜欢希区柯克在美国拍的电影,称《后窗》是“大烂片”,《迷魂记》“更差劲”。
对卓别林也直言不讳,说他爱抢风头,底下有6个写手,剽窃了他在《凡尔杜先生》里的编剧署名权,还大幅删减巴斯特·基顿在《舞台春秋》里的戏份。
从对话还可以看出,奥逊·威尔斯是一个复杂矛盾的人,既狂妄自大,又不时忧心忡忡,到底哪一刻才是真实的他,就像他未完成的电影,永远都成了谜。
《为胜利而战》
《攻壳机动队》导演押井守也是“吐槽大王”,和《与奥逊·威尔斯共进午餐》一样,这也是一本私人对话录,不过谈论过程有个核心主题,即是他秉持的一套“导演常胜论”。
押井守漫谈了数十位电影名导,揭秘了日本动画界的幕后秘闻,以阐述他的胜利方法论。他称导演取胜的条件之一是能持续拍电影,保留能拍下一部电影的权利。
押井守
虽然宫崎骏票房和声誉双丰收,押井守认为他算不上胜利者,而是“无限不幸的人”。宫崎骏与铃木敏夫持续合作,也没为自己留退路,往后无法再超越《千与千寻》,新片票房比前作稍差,就会被外界认定为失败。
同样,《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的成功也让卡梅隆的取胜条件变得越来越高。
书中插画:铃木敏夫、宫崎骏、卡梅隆(从左至右)
押井守还批评《黑客帝国》导演是商人,没有远见,见他第一句话就问:“你能来执导动画版《黑客帝国》吗?”而他非常认可吉尔莫·德尔·托罗,称赞他从不失手,既能保持初心,远赴西班牙拍出《潘神的迷宫》,也能在好莱坞避免执导一些烂片项目。
押井守的判断也没错,《黑客帝国》导演自此走了下坡路,托罗之后拍出了《水形物语》,一举包揽威尼斯金狮奖和奥斯卡最佳影片。
无论正确与否,这些个人论调也为大家提供了全新视角去看待什么才是导演的胜利。
《北野武的小酒馆》
如同书名所示,读这本书,就像北野武一边喝着小酒,一边和你絮叨。吐露出的真言,有温柔可爱的一面,也有狡黠,甚至自圆其说的一面。
嬉笑怒骂下,是他独特的处世哲学,汇聚着对现代社会问题的辩证看法。
北野武代表作《菊次郎的夏天》
谈到电影,北野武分享了他在黑泽明生前与他见面的往事,非常动人。黑泽明曾写信给他,信中写道:“日本电影的未来就拜托你了。”北野武说,这句话他这辈子都不会忘记。
《梦余说梦》
比起现在市面上参差不齐的影评集,影评人黄爱玲的《梦余说梦》更值得一读。她的文字不掉书袋,都是融会贯通后的感性表达,文笔非常朴实,且优雅、细腻,充满诗意。
每一篇只有两三页、千百字,常常说起一部电影就会联想到其他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影片,旁征博引,句句点到影片的关键穴位。
书中主要收录她对法国电影和华语电影的评述,写到她喜欢的《戏梦人生》与《海上花》,内容篇幅明显就增多了。而对中国早期电影的评论,提及的史料非常丰富。
《海上花》剧照
“好的电影是将文字无法表达的感受,借由影像表达;而好的评论是将影像蕴含的气氛,借由文字还原。”贾樟柯说,黄爱玲的影评就是如此。
开篇第一句:“我是天生的游魂一族,白天黑夜皆可入梦。”对每一个影迷来说,看电影,不就是一场入梦吗?
这句话表达了“至尊宝”的命运就像一条狗一样。《大话西游》虽然被冠以喜剧,但看完之后却让人喜极而泣。“至尊宝”不光是他自己,他的身上还有“孙悟空”,还有“周星驰”。
一、“至尊宝”的命运至尊宝初期就是一个山贼,种种际遇让他“深受其害”,“白晶晶”的出现改变了他的人生。满以为自己能与意中人百年合好,却接二连三的发生一些他根本都不知道的事。他意外捡到了“月光宝盒”,本以为可以救下白晶晶,但他不知道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剧情,自己怎么努力都只是个棋子。
“紫霞仙子”出现了,一出场就气势如虹:“现在我郑重宣布,这座山上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包括你。”至尊宝成了紫霞的奴隶,并赐予“三颗痣”,“让男孩最终成为男人”。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他,当至尊宝捧着自己的心交予紫霞时,紫霞仙子的一滴眼泪,彻彻底底的融化了他。他才发现,自己一直处心积虑寻找白晶晶,只是自己给自己的一个交代。
好不容易爱上了紫霞,但“牛魔王”的出现又一次成了一个不可逾越的大山,他又一次去寻找,去解救。但解救的唯一方法就是成为“孙悟空”,这才是佛家的最终意图,被瞒了这么久的至尊宝终于明白如来和观音才是真正的“导演”,自己就像一条狗一样被玩来玩去。而至尊宝在苦海泛起的爱恨情仇,弥漫给我们的却是那么的痛彻心扉,这或许便是成长的代价。
二、“孙悟空”的命运至尊宝只是孙悟空的七情六欲,要做回孙悟空,就必须带上“紧箍咒”,但紧箍咒代表着戒律,戒掉所有欲望,包括爱情。打败了牛魔王,抢回了心爱之人,但直到紫霞死去,他也不敢表达那份“万年之爱”,这个五百年前的“盖世英雄”,曾经那么的桀骜不驯,傲视天地。此时此刻却不想去相信什么才是“我佛慈悲”。自己虽褪去任性,踩着七色云彩光芒万丈的来,却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爱人在眼前逝去,归去时,七色云彩仍在,但“我猜中了前头,可是我猜不着结局”。
尘世间最折磨人的便是爱情,上天自知,只有让孙悟空了却尘缘间所有的凡心,才能去“取西经”。但这个过程是极其痛苦的,孙悟空表面上看仍然神通广大、气宇轩昂,依旧没心没肺的在紫霞面前装得对什么都无所谓,他不敢看紫霞的眼睛,因为他担心自己仅存的一丝清醒会突然爆发。他用尽了多少的坚强才撑起了这份隐忍。但他仍旧救不下所爱之人。又一次像一条狗一样狼狈扫地。
三、“周星驰”的命运周星驰的喜剧出类拔萃、冠绝一世,但他的个人感情生活却是一团糟,不知是儿时的阴影,还是怪诞的喜好。一心扑在电影上,得罪人的事他做得最多,他不在乎谁红,谁不红,反正没人比他红。他只想做出一个个精品电影,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剧中体现。他不懂怎么去爱一个人,也不知怎么去维持这份爱,或许说他的人生根本就不需要爱情。他爱过的人都成了遗憾,这份遗憾他不对任何人讲起,总是孤独的一个人守着这份荣光。他在世人面前时,脸上表情最多的时候正如《大话西游》中最后那个“浅笑”,那个被满脸猴毛挡住的一抹无奈。影中“至尊宝”其实就是他,他就像一条狗。
至尊宝的成长历程,孙悟空的成佛之路,以及周星驰的成熟,无不说明谁也逃避不了命运的安排,一个五百年,又一个五百年,兜了一个大圈子又回到了原地,他们始终没能战胜命运。我们每个人有时不也喘息得像一条狗吗?多少次,我们也想借着月光宝盒,重返曾经,找回失去的爱情和过往。成长的伤痛让我们总是不经意的学会自保,也慢慢的不用去在乎生命的遗憾,不是不去弥补,而是不敢再去碰这个伤口,一碰就痛的撕心裂肺。明白了“生亦何欢,死亦何苦。”才能大彻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