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刘妃结局(宋仁宗最讨厌哪位皇后)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378更新:2022-08-13 03:47:43

北宋历史上有2位被废的皇后,一位是宋仁宗赵祯的郭皇后,另一位,就是宋哲宗赵煦(曾用名:赵佣)的孟皇后。

郭皇后在被废后2年就暴薨。而孟皇后,《宋史·后妃传》中说,她因为被废去了皇后位号,才侥幸没有在“靖康之变”中被金人掳走。南宋政权建立后,宋高宗赵构尊孟皇后为“隆祐太后”。

时六宫有位号者皆北迁,后以废独存。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

孟皇后是河北洺州人。元祐七年(1092年)四月初七,孟氏被选为宋哲宗的皇后。这是哲宗祖母高太皇太后的意思。

夏四月己未,立皇后孟氏。

——《宋史·卷十七·本纪第十七》

《宋史·后妃传》中记载,孟皇后是“眉州防御使、马军都虞候、赠太尉”孟元的孙女。所以,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孟元是孟皇后的祖父。但《续资治通鉴长编》收录的一份诏书中却记载着,孟元是孟皇后的曾祖父。孟随,才是孟皇后的祖父。孟皇后的父亲,叫孟在。

皇后曾祖赠太师孟元,追封温国公,曾祖母赠舒国太夫人范氏改蔡国。祖赠检校太傅、安化军节度使孟随,改淮康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祖母赠潭国太夫人张氏改定国、赠随国太夫人刘氏改潞国。父荣州刺史、提举中太一宫兼集禧观公事孟在,加轻车都尉,食邑五百户,母荣国夫人王氏追封庆国夫人。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百七十九》

孟皇后比宋哲宗大3岁。哲宗出生于熙宁九年(1076年)十二月七日。这样计算的话,孟皇后应该出生于熙宁六年(1073年)。

二月乙卯,太皇太后始宣谕云:近选得九家十女,惟孟家最可,但长三岁,然年颜殊未及。

——《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第一百十三》

宋哲宗是宋神宗赵顼(xū)的第6子,生母是德妃朱氏。元丰八年(1085年)三月初五,宋神宗驾崩,享年38(虚)岁,当天,年仅10(虚)岁的赵煦继位,即宋哲宗。因为哲宗年纪还小,就由其祖母——被尊为太皇太后的高滔滔,垂帘听政。

庚子,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德妃朱氏曰皇太妃。命宰臣王珪为山陵使。甲寅,以群臣固请,始同太皇太后听政。

——《宋史·卷十七·本纪第十七》

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初三,62(虚)岁的高太皇太后病逝,18(虚)岁的宋哲宗才得以亲政。

九月戊寅,太皇太后崩。

——《宋史·卷十七·本纪第十七》

宋哲宗亲政之后,对高太皇太后重用的保守派“元祐党人”大肆打压,并起复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元丰党人”。

与此同时,后宫的情况,也在发生着变化。

高太皇太后去世还不满一周年,即绍圣元年(1094年)四月,宋哲宗就封御侍刘氏为平昌郡君。绍圣二年(1095年)五月,宋哲宗晋刘氏为美人,同年十月,又封她为婕妤。这个晋升速度是相当的快。

哲宗昭怀皇后刘氏,赠太师、东平郡王安成之女。初入宫,为御侍。绍圣元年四月,封平昌郡君,二年五月进美人,十月进婕妤。

——《宋会要辑稿·后妃一》

而孟皇后与刘婕妤,相处得并不特别愉快。《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就收录了《曾布日录》中记录的一则往事。

说是有一次在朝拜景灵宫完毕后,孟皇后就坐,其他妃嫔都恭敬地站在皇后左右侍奉,只有刘婕妤,背对着孟皇后,自顾自地站在帘下。孟皇后身边一个叫陈迎儿的侍女,出声呵斥刘婕妤,但刘婕妤却根本没当回事。

初,后朝谒景灵宫,讫事,就坐之际,嫔御皆立侍,刘婕妤独背立帘下,閤中皆怒。后閤中人陈迎儿喝曰:“绰开!”婕妤背立如故。迎儿退,有不平语,由此閤中皆忿。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十三》

这个呵斥刘婕妤的陈迎儿,后来哲宗命人杖打她的脊背,将其赶出了皇宫。原因是,哲宗认为是陈迎儿不断搬弄是非,才使得孟皇后痛恨刘婕妤。

先是,上谕辅臣曰:“始因陈迎儿者,造为语言,激怒中宫。”众皆曰:“然。”上曰:“已杖脊逐之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十三》

刘婕妤还曾经逾制,使用皇后专座。

说是有一年冬至日,孟皇后等人去拜见哲宗嫡母向太后,在等待的过程中,孟皇后坐在一张以红漆为底、以金漆装饰的皇后专用椅子上。而刘婕妤也叫人搬来一把同等样式的椅子坐。有人看不惯刘婕妤的行为,故意喊了一声“皇太后来了”,乘着大家都起身的机会,将刘婕妤那把逾制的椅子给抽走了。等刘婕妤再坐下时,直接就跌坐在了地上。为此,刘婕妤专门跑去向宋哲宗哭诉。内侍郝随就劝她:只要早点生下皇子,皇后的位子不就到手了吗。

冬至,会朝隆祐宫,俟见于他所。后所御坐朱髹金饰,宫中之制,惟后乃得之。刘婕妤在他坐,意象颇怩,其从行者为之易坐,制与后等。众皆侧目,有不能平者,故传喝曰:“皇太后出!”后起立,婕妤亦起立,寻各复所,或已彻婕妤坐,顿于地。婕妤怼不复朝,泣而去,且诉于上。时内侍郝随用事,谓婕妤曰:“毋以此戚戚。愿早为大家生子,此坐终当为婕妤有耳。”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十三》

以上这则故事,据记载,是绍兴八年(1138年)八月初七,某个修撰官面见宋高宗时,高宗说是听孟皇后亲口说的。

自“冬至日”至“终当为婕妤有耳”已上,系修撰臣某,绍兴八年秋八月七日陛对面闻,今上皇帝圣谕及昭慈圣献皇后诬谤甚悉,如易坐上僣之事,皆昭慈亲言之。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十三》

绍圣三年(1096年)九月,孟皇后唯一的女儿福庆公主早夭。九月三十日,宋哲宗下诏,说孟皇后“旁惑邪言,阴挟媚道”,经过调查,证词可信,复查后,毫无差错,所以,将孟皇后废居瑶华宫。

丙辰,御延和殿,见宰臣执政官,诏曰:“皇后孟氏,旁惑邪言,阴挟媚道,迨从究治,验佐甚明,狱辞具孚,覆案无爽。朕夙夜恻怛,寝食靡宁,难以私恩而屈大义。躬禀两宫慈训,恭被玉音,失德若斯,将来何以母仪万邦、上承宗庙?可上皇后宝册,废居瑶华宫,赐号华阳教主、玉清妙静仙师,赐紫,法名冲真。其居处、供帐、服用、廪给之类,务从优厚。称朕所以始终待遇之意。”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十三》

孟皇后被废的起因,是她的养母燕氏,与尼法端、供奉官王坚一起,做法为孟皇后求福,结果,被人告到哲宗那里,说他们在行“巫术”,哲宗便派人将这3人抓起来审问。审问后得到的结果是,法端、王坚,不但为孟皇后作法求福,法端还曾让王坚去找来媚药,“欲”让孟皇后佩戴着去侍奉哲宗;孟皇后的养母燕氏,又有将符纸灰放入哲宗的茶水里,但哲宗当时没喝;燕氏又在哲宗走的御道上洒和水,据说这样能让哲宗多到皇后宫里来;燕氏让王坚绘制刘婕妤的画像,钉上很大的钉子;还“欲”将五月中因肺病去世的宫人的骨灰放到刘婕妤的宫里,好使刘婕妤染上肺病而死,等等。

坚坐以家藏雷公式示法端,又以所得南方枫木,同法端即光教院造式作后祷祠,有“所厌者伏,所求者得”等语,式成,恐门户几察,以生枣覆之而入。法端坐与坚同造式,又尝令坚求闾巷间,所谓驴驹(jū)媚、蛇雾、叩头虫者,欲以进后,令佩侍上寝殿。燕氏坐上过后閤,作欢喜字烧符取灰,将置茶中以进,会上不欲茶而止,又用和水以洒御道,冀上数来;又令坚绘刘婕妤像,以大钉钉其心;又欲取五月中瘵(zhài)死宫人烧秘灰,置刘婕妤寝,几其以此疾患死;又取七家针各一烧符置刘閤中,皆以厌况卒无验。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十三》

当时负责量刑的官员,大多都认为燕氏等人罪不至死,因为有几项所谓的“巫术”并没有实施成,但在曾布的坚持下,燕氏、法端、王坚,都被判了死刑。

既降案付三省、枢密院约法,(章)惇会执政,李清臣、曾布、许将、蔡卞、及刑部官徐铎等议,或谓雷公式未成,以造作不如法,及茶未进,恐不可处极典。曾布曰:“驴媚、蛇雾,是未成否?”众皆矍(jué)然。布仍谕法官,但当守法。法官遂执议坚等三人皆处死。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十三》

而孟皇后告诉侄子孟忠厚的版本是,那段时间福庆公主生病了,孟皇后的姐姐就将道家符水带进宫,给小公主治病。宋哲宗也知道有这么回事,只说了一句“此亦人情之常耳”,并没有治孟皇后的罪。

会福庆公主病,后有姊㜮颇知医,尝已后危疾,以故出入掖廷。投公主药弗效,乃取道家治病符水以入宫。㜮以示后,后变色问曰:“此何从来?” 㜮对以实。后曰:“六姊宁不知中禁严密,与外舍异耶?”戒令存之,俟上至言所以然。已而上过视公主疾,后特以告上,上曰:“此亦人情之常耳。”后即取符爇于前。宫禁相传,厌魅之端作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拾补·卷十三》

孟皇后被废后,过了两年多,即元符二年(1099年)八月初八,已经由婕妤成为贤妃的刘氏,为宋哲宗生下了皇长子。刘氏“母凭子贵”,于同年九月二十七日,被宋哲宗册立为皇后。

刘氏当上皇后的第二个月,即闰九月二十六日,她的儿子就早夭了。宋哲宗给儿子追赐名字“赵茂”,追封为越王,谥号“冲献”。

皇子薨,辍朝三日,又不视事三日。追赐名茂,赠太师、尚书令,追封越王,谥冲献。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六》

过了两天,即闰九月二十九日,刘氏所生的皇4女懿宁公主也早夭了,只有3(虚)岁。

皇第四女懿宁公主卒,年三岁,辍视朝三日,追封魏国公主,皇后刘氏所生也。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百十六》

这样,刘氏就只剩下一个生于绍圣三年(1096年)六月二十五日的大女儿,即哲宗皇3女,还活在世上。这位公主在“靖康之变”中没有被掳去金国,后来也逃到了南方,一直活到隆兴二年(1164年),享年69(虚)岁。

接连失去1儿1女的宋哲宗,也在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初四病倒了,以致不能上朝。

三年春正月辛未,帝有疾,不视朝。

——《宋史·卷十八·本纪第十八》

正月十二日,宋哲宗驾崩,享年25(虚)岁。

因为宋哲宗没有儿子,哲宗嫡母向太后便作主,让哲宗的异母弟弟端王赵佶继位,这就是宋徽宗。尽管当时徽宗已经19(虚)岁了,但还是由向太后处理军国大事。

己卯,帝崩。皇太后谕遗制,立弟端王即位于柩前,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

——《宋史·卷十九·本纪第十九》

元符三年(1100年)五月初十,向太后恢复了孟皇后的位号,封她为“元祐皇后”,而哲宗的刘皇后,则被封为“元符皇后”。

丙子,诏复废后孟氏为元祐皇后。

——《宋史·卷十九·本纪第十九》

但随着向太后在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正月十三日崩逝,宋徽宗也开始如同哲宗一样,重用支持王安石变法的“元丰党人”,并严厉打压反对变法的“元祐党人”。这又波及到了孟皇后。

崇宁元年(1102年)十月二十三日,宋徽宗废黜孟皇后的位号,让她住回了瑶华宫。

甲戌,以御史钱遹、石豫、左肤,及辅臣蔡京、许将、温益、赵挺之、张商英等言,罢元祐皇后之号,复居瑶华宫。

——《宋史·卷十九·本纪第十九》

哲宗的刘皇后,一度被徽宗尊为“崇恩太后”,但因为刘氏渐渐地想插手政事,宋徽宗就和辅臣商量,要找个理由废了她。但在政和三年(1113年)二月初九,只有35(虚)岁的刘氏就“暴崩”了,死因是被逼自杀。

帝缘哲宗故,曲加恩礼,后以是颇干预外事,且以不谨闻。帝与辅臣议,将废之,而后已为左右所逼,即帘钩自缢而崩,年三十五。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

既然人都已经死了,宋徽宗还是给予她死后应有的待遇,上谥号“昭怀皇后”。

转眼到了靖康元年(1126年)十二月,在瑶华宫住了24年的孟皇后,搬到了延宁宫。

(十二月)十八日,诏瑶华宫人迁居延宁宫。

——《靖康要录·卷十》

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二十八日,延宁宫着了火。当时北宋已经灭亡,根本无人顾及孟皇后的死活,逃出火场的孟皇后无处可去,就悄悄地回了孟家私宅。

二月二十八日,保康门里瓦子沿烧街西延宁宫时,太后急就天汉桥南遇仙店,门垂帘幕以避,移居观音院西私第。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十》

而那些知道孟皇后住在延宁宫的人,以为她已经在大火中丧生,再加上,她只是前朝的废后,才没有引起金人的注意。

靖康后录曰:元祐皇后居瑶华宫近二十余年,缘金人破城,移入旧城。延宁宫火,自东瓦子经五楼归私第。是时太后脱身,人亦不知其无恙,故金人独遗之。

——《三朝北盟会编·卷九十》

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初七,金人立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

三月丁酉,金人立张邦昌为帝,称大楚。

——《宋史·卷二十四·本纪第二十四》

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人退走后,张邦昌打听到孟皇后安然无恙,就从孟家私宅,将孟皇后迎入延福宫。紧接着,孟皇后被复尊为“元祐皇后”,并入宫垂帘听政。

张邦昌僣位尊号为宋太后,迎居延福宫,受百官朝。胡舜陟、马伸又言,政事当取后旨。邦昌乃复上尊号元祐皇后,迎入禁中,垂帘听政。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

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初一,没有被掳去金国的21(虚)岁的康王赵构(宋徽宗第9子),遵照孟皇后的旨意,即皇帝位,是为宋高宗,并改元为建炎,建立了南宋政权,孟皇后也被尊为“元祐太后”(后改为“隆祐太后”),这一年,孟皇后55(虚)岁。

王至南京,(孟)后遣宗室士㒟(niǎo)及内侍邵成章,奉圭宝、乘舆、服御迎,王即皇帝位,改元,(孟)后以是日撤帘,尊后为元祐太后。尚书省言,“元”字犯后祖名,请易以所居宫名,遂称隆祐太后。

——《宋史·卷二百四十三·列传第二》

孟皇后最后在绍兴元年(1131年)四月十四日崩逝,享年59(虚)岁。六月,宋高宗给孟皇后上谥号为“昭慈献烈”(后来改为“昭慈圣献”),并将她暂时安葬在了越州会稽县。

哲宗昭慈圣献皇后孟氏,绍兴元年四月崩。诏以继体之重,当承重服。以遗诰,择近地权殡,俟息兵归葬园陵。梓取周身,勿拘旧制,以为他日迁奉之便。六月,殡于会稽上亭乡。

——《宋史·卷一百二十三·志第七十六》

据宋高宗在绍兴八年(1138年)回忆,孟皇后病危之时,宋高宗曾问她有什么遗愿。孟皇后说,哲宗的祖母高太皇太后,是古今少有的贤后,但蔡卞(王安石的学生兼女婿)等人却在史书中污蔑高太皇太后。孟皇后希望宋高宗,可以找史官重新修撰,恢复高太皇太后的名誉。为此,宋高宗命人重修《哲宗实录》、以及《神宗实录》。

(绍兴)八年,(勾涛)除史馆修撰,重修《哲宗实录》。帝谕之曰:“昭慈圣献皇后病革,朕流涕问所欲言,后怆然谓朕曰:‘吾逮事宣仁圣烈皇后,见其任贤使能、约己便民、忧勤宗社、疏远外家,古今母后无与为比。不幸奸邪罔上,史官蔡卞等同恶相济,造谤史以损圣德,谁不切齿,在天之灵亦或介介。其以笔属正臣,亟从删削,以信来世。’朕痛念遗训,未尝一日辄忘,今以命卿。”

——《宋史·卷三百八十二·列传第一百四十一》

宋高宗赵构下令重修《哲宗实录》,是抱着为高太皇太后、孟皇后平反的目的,继而证明孟皇后被废,是哲宗被蒙蔽了,并不是出自他的本意。

而有关哲宗朝的原始史料,例如,《时政记》、《日历》,则被蔡京一把火给烧了。

至于哲宗朝事迹,载在《时政记》、《日历》者,皆为蔡京取旨焚毁灭迹。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十六》

孟皇后到底有没有利用“巫术”来争宠、并加害刘婕妤,就很难考证了。

历史上有田皇后吗?

我是晚风,不请自来回答题主的问题。

1. 由于各朝各代皇帝众多,在我的印象中应该是没有田姓皇后,为了更严谨地回答题主的问题,又去翻阅了一些书籍,查找了文库,确定了历史上的确没有田皇后这一说,这是其一。

2. 虽然没有田姓皇后,但是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田姓贵妃,只是地位比皇后低一级,而她的知名度以及贡献远超皇后,她就是明朝崇祯皇帝的恭淑贵妃——田秀英。

3. 出身:田贵妃的出身非常普通,不过是平民人家,但是母亲善音律,从小她耳濡目染,跟着母亲学习所以也精通乐器,加上她性格温柔淑雅,在崇祯元年被选入宫中为妃。

4. 贡献:田贵妃心灵手巧,她提倡节俭,皇帝许多旧衣服都是由她缝补后就像新衣服一样继续穿着,同时她倡导改变宫中许多铺张浪费的制度,为崇祯皇帝开源节流;哪怕崇祯要为她大办寿宴时,也被她委婉拒绝。二是她心怀国家,当崇祯皇帝沉迷女色无心国事时,她不惜惹怒皇帝,直言不讳地上谏,希望崇祯能以国事为重,不可终日沉迷美色。

5. 结局:田贵妃的善解人意和温柔体贴并没有获得所有人的喜爱,崇祯的正房周皇后就处处刁难她想让她难堪,即便如此田贵妃也没有私底下报复过周皇后,而是以大局为重,不想因为她让崇祯后宫起火。她一生中生了四个孩子,当其中三个在宫中先后意外“早夭”后,悲伤过度的她最终得病离世。

6. 田贵妃的一生,令人敬佩不已的同时又扼腕叹息,她生错了时代却做到了许多正确的事,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找一些她的事迹看看,相信也会跟我有一样的感触。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自动采集免费视频分享网站,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本站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留言反馈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5·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