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876更新:2024-11-05 00:30:36
很心虚的把此片划到同志电影分类里了。。因为虽然影片故事以二战为背景,实质也是讨论战争的,但是电影真的从头到尾全是两个美少年在天主教寄宿学校里的情谊发展过程,直到最后几分钟甚至可以说是最后一分种,战争的残酷才揭示出来,而影片以朱利安眼中的泪花作结更是让这份同性之情得以完整。虽然大家都觉得这是两个男孩之间的友谊,但看着镜头一刻不离两个男主真是让我有种《特殊的友谊》的错觉,即使没有亲吻和表白,两人之间从互相看不顺眼到真心相对再到痛苦离别的感人过程也绝对不能怪我瞎YY,而且真心感动了我!喜欢这种孩子演的细腻又自然的影片,看到最后心里一直叫不会吧,结果还是这样如此残酷的收场了。
比起《特殊的友谊》里的寄宿学校,《再见,孩子们》里的还是挺不错的。没有稀汤圣餐,因为控诉的是战争所以教职人员也塑造的不那么恶劣,反而成了孩子们的庇护者。学校里虽然吃的也不好,至少还有家人送餐的日子,有时还可以玩高跷,在林子里做游戏,还能全班坐在屋子里看卓别林的片子现场配个小乐队伴奏,多姿多彩的我都有点小小的羡慕了~
感觉里边的朱利安和波奈演的真好,两人的互动极为微妙有趣,一个是聪明强势的富家子弟,一个是品学兼优的寡言少年,一碰上就免不了摩擦不断。一开始朱利安就对转来的波奈极为关注和好奇,后者却对他无动于衷,朱利安欺负他的时候他也不卑不亢,甚至奋起反击。不声不响的波奈不经意展现的优秀每次都把朱利安气到也很有意思~两人一起讨论文学,一起在林子里寻找出路,一起进医务室,一起扭打又一起欢笑,一起看电影,一起弹琴,一起在厨房偷吃,成为好友后刷牙时朱利安给波奈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尿床,夜晚借着灯光朱利安轻声给他念书上的色情片段,这些都给两人纯纯的友谊填了点小小的暧昧。总之原谅我心中一腐,万物皆腐的不严肃性,但其实我也是很严肃的表示两人之间的真挚情感无论是友谊还是其他都是很美好的,我想为这两人而难过也是影片除了对战争的控诉以外(也可以说是相互融合的)抒发的最强烈的情感了吧?今天又看了一遍,感觉又不是那么腐了,可能还是我第一次看时YY的太严重了吧。。。
不过喜欢看小孩子演的电影的话,完全推荐此片!朱利安打开食物盒子看见一只小老鼠,很淡定地赶走它后抓起一块吃的就往嘴里放,看的我当时就不淡定了,笑了很久(话说法国的老鼠长得好可爱,仓鼠吗?)。朱利安看见一群孩子逗狗立马加入阵营的样子,与波奈厮打停下后相视而笑的样子,朱利安妈妈在一旁拉架大叫着这是你最好的西服,你们是怎么想的的样子,看着都是非常有趣又真实生动的细节,而片中的这种细节比比皆是。
我不喜欢战争片,一看就犯困。如今战争片一直以反战为主题,犯罪片也大都提倡远离犯罪。我喜欢看犯罪片,是因为喜欢看犯罪,所以总觉得喜欢看战争片的人不一定会讨厌战争,说不定有很多人一看战争场面就会有我看犯罪片的那种快感。我基本和斯嘉丽一样讨厌战争,但对非现实社会的虚拟战争却不讨厌,比如科幻片、动作片还有犯罪片里的枪战打斗,反正只要它发生在未来或不管哪个星球,杀死的都是章鱼外星人或者其他怪物什么的,我就会觉得很爽快坦然完全没有罪恶感。也许这就是二战时法西斯的思想吧,只不过他们把想象中的暴力宣泄贯彻到现实社会中,把一类活生生有尊严的同等生命当成卑贱的苍蝇、老鼠或是外星生物那样消灭,这种残酷是我一直不忍面对的,也可能是我不爱看战争片的原因。
影片还有一段神父宣扬着博爱,念着“让我们为受害者祈祷,也为行刑者祈祷”的一段感人之言,纯真的波奈被这最高尚的言论所感动,一派虔诚地跪在神父面前想领圣体,神父却因他信奉不同的教派把他跳过了。之后一直被欺辱的厨房小工约瑟夫因偷窃而被开除,他央求神父:我今晚没有住的地方,这不公平,我代人受过,可神父还是把他打发走了。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偷窃尚且不被宽容,杀人和屠杀以及战争的始作俑者又如何得到宽容谅解?圣人的思想固然高贵,儿时的我们也曾坚信,但社会的规则由凡人甚至恶人定夺时,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和无法避免的罪恶之源。
马勒的经典之作,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对他很重要的电影,据说他是流着泪出席的本片首映式。影片有很丰富的层次,但表现手法很朴实。叙事很有法国电影的特色,就是略显无序和凌乱。但在引导观众的感情上,本片做得非常出色。即使你一开始即可猜到结尾,最后仍然会被深深的打动。
影片的大部分篇幅虽然是在表现战时学校的特殊状况,不过没有经历过这段历史的观众仍然会有很多的共鸣。比如少小离家时的不舍、纷乱吵闹的课堂、不安分的坏孩子还有对稍纵即逝的年少时光的怀念……影片的故事背景是有关纳粹占领的法国与大屠杀的,但导演用了一个有趣的表现手法——就是片中的德国人大部分是彬彬有礼的,起码不会极度的招致你的厌恶。而真正的丑恶都发生在法国人身上,那些同意与德国人合作的法国人身上。尤其是最后的告密者的设置,使得主题上升到了一个更宽广的情感层次,有关不公、偏见与歧视,而不仅是关于国家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