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423更新:2022-08-12 10:52:40
突然想写一点历史的东西,又一时想不到写什么,前段时间看了一部走向共和的历史剧,那就分几期讲一讲北洋军的故事吧!
但北洋军的成立却困难重重,险象环生。
1894年夏天,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清政府北洋舰队与日本舰队在黄海激战,意想不到的是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却遭惨败。当时装备洋枪洋炮的清朝最为勇猛的淮军,也全军覆没。群情激奋的国民把矛头指向腐败不堪的清王朝,认为战败的根源是君主专制体制所造成的,清政府则把战败的责任推向北洋大臣淮军的统领李鸿章,指责淮军官兵贪生怕死,军队内部贪污腐化。
甲午战争不仅暴露了清政府的专制体制的弊病,更暴露了清朝军队在建立中的诸多破绽。
在甲午战争以前清朝曾经有三种军制,旗兵是清朝的原始军制,是清入关前的原始兵力,总称八旗。清统一中国后,把旗兵中最基本的部队八万人编为禁旗,禁旗都是长白山下打天下的子弟兵,他们负责北京警卫和国防任务,等于是中央军。其余满族和蒙古族的二十四旗约20万人,则分别驻防与各省和重要城镇,称为驻防八旗。
八旗官兵可以携带家眷,旗营的官兵是世袭制度,生而食粮,经数代相传,战斗力急剧下滑,八旗子弟骄奢淫逸,到清末八旗官兵虽然领着俸禄,但早已名存实亡。
清朝的第二种军制叫绿营,官兵全部食汉族,所以旗子均为绿色,全国的绿营约50万人。但到了清末由于军饷太少,缺额在半数以上,检阅时则雇佣市井无赖充数,导致在太平天国时期,绿营则不堪一击。
这时,清朝出现了第三种军制,这就是湘军和淮军。曾国藩召集湖南、安徽百姓编入军队,由于镇压太平天国有功,湘军和淮军虽未取得国家军队的地位,却成为清朝镇内御外的主要武装,特别是曾国藩的继承者淮军统帅李鸿章,聘请英国人编练洋枪队,并用火炮装备军队,使淮军成为清朝的国防军队,驻扎在北京、天津、山东半岛地区。但这支清朝最有战斗力的军队却在甲午战争中主力部队全军覆没。
战败的原因何在?淮军内部还是由同乡或亲戚组成,士兵们不听军官指挥,他们由军队的秘密社团控制,战场上的士兵还没有等到敌人出现,就把所带弹药全部射击完毕,然后按照规定退出战场,即使有留洋学生担任军官的北洋舰队,也不像军队,而像一个个衙门,即使有紧急军情,也不能自作主张,而要等待逐级衙门的批复。
这时,清朝上下恍然大悟,仅仅使用西方武器装备还不够,还必须用西方模式管理军队,整军经武必须彻底大改革,建立新的近代化军队迫在眉睫。
这时一位从南方来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却认为战败的主要根源在朝廷的体制,他就是康有为。
1895年甲午战败中日议和之时,他联合了1200位举人起草“万言书”,内容使反对与日本议和,迁都再战。这封书震动了北京城,康有为变法的矛头直指朝廷守旧的官员,这些官员都上凑弹劾,说康有为的变法是在削弱满族,使汉人谋得天下。慈溪震怒,康有为在清兵到来之前,已偷偷离开北京回到广州。
光绪帝想做一个有为的皇帝,可惜朝中官员安于现状,再加慈溪的专横,不要说政治上他不能有作为,甚至在私生活上也不能自由选择,可悲的是,光绪帝每次见到慈溪,身体就会吓得发抖。
这时亲王奕匡和军机大臣荣禄提议在天津新建一支新式陆军,保举袁世凯负责督练。袁世凯,河南人,原是李鸿章手下的一名淮军中级军官,袁世凯原来在朝鲜为朝鲜国编练军队,闻名一时,袁世凯回国后见李鸿章遭到朝廷问责,暗中落井下石。不久又发现李鸿章仍是西太后最为看重的老臣,他又向李鸿章负荆请罪。李鸿章向荣禄推荐袁世凯时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段祺瑞联名46将领通电赞成共和(1912.1.26),冯国璋联名15位北洋将领赞成君主立宪(1912.1.1)!一切尽在袁世凯的掌控之中!
袁世凯、北洋主要将领以及政要合影
袁世凯导演的逼宫退位大戏之中,段祺瑞联合的是地方46名将领(包括他自己),而不是50名!根据清宫档案记载,在袁世凯的授意之下,段祺瑞联合46名手握重兵的地方将领联名通电,要求“共和”。
通电要求清廷共和的段祺瑞总共搞了三次通电:
第一次:
1911年12月间,与革命党起义军谈判期间,致电清廷内阁、军咨府、陆军部,要求:
共和思想已深入将士之心,将领颇有不可遏之势。压制则立即暴动,敷衍亦必全溃。(通电内容之一部分)
言称:我段祺瑞手下的将士们都希望共和,已经快压制不住了。
第二次:
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在袁世凯的授意之下。联名46位手握重兵的清军将领,联名致电清廷内阁、军咨府、陆军部。
明降谕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体。清廷如不速断,则江海尽失,势成坐亡。(通电内容之一部分)
这一46名领兵重要将领的通电就是给了清朝最后一记重锤,不是段祺瑞指挥的部队如此,全国大部分的部队都是如此,致使清朝皇室有如同泰山压顶之感。
第三次:
1912年1月29日,段祺瑞率第一军全部将士再次,致电清廷内阁、军咨府、陆军部,要求清帝立即退位。
段祺瑞这是直接催促清廷赶紧退位,不然他将率领第一军将士造反了。
所说的46名将领联名通电是指第二次。这是袁世凯和段祺瑞等将领上下其手,导演的逼宫退位的大戏。
祭天时的袁世凯
冯国璋联名通电反对共和,又是一场夺权大戏。首先,清朝地方上的将领不能直接向皇帝进言,必须通过清廷内阁、军咨府、陆军部等部门转呈皇帝。三岁的小皇帝溥仪和隆裕太后还没有主导清朝全国的军权,况且很多人是忠于袁世凯本人的,并不一定忠于清朝皇室。
段祺瑞等46名将领绝大部分是汉人,大都在各地掌握实际的军权,听命于袁世凯。而当时的冯国璋却在清廷中央掌握军权,没必要参与联名通电的,他可以直接觐见宣统皇帝和隆裕太后。
袁世凯怂恿段祺瑞主张共和,他又导演了冯国璋等15位北洋将领坚决维护君主立宪,反对共和体制(1912年1月1日通电)。冯国璋牵头反对共和,拥护君主立宪,最终取得清廷决策层的信赖。
冯国璋代理总统像,反对共和
1911年12月15日,冯国璋在汉口前线被调回北京,立即被任命为禁卫军总统,也就相当于禁卫军的总司令,负责北京卫戍部队,并且清皇室的主要保卫工作也是这支部队。
冯国璋能担任这样重要的岗位,必然得到清朝皇室的高度认可(导演反对共和获得信任),同时也得到了袁世凯的认可,不然他做不到这一位置,这一位置太重要了。
清朝北京的禁卫军是在1908年主要由满族、蒙古族贵族组建而成,配以现代化的装备,并且精心训练而成的。总兵力为一个(镇)师,下面由两个协(旅)组成,总兵力12500余人,绝大部分由满族人和蒙古人组成,仅有2000余人为汉人,也就一个标(团)的建制。
这支部队是清廷最信赖的部队,所以担任了禁军的要职。冯国璋在自身成长过程之中,游走在清皇室贵族和袁世凯之间,深得两方的认可,况且禁军内的主要将领他又教导过,所以担任了禁卫军总统一职,兼任察哈尔都统。清廷最后的坚强握在了冯国璋手中,常备新军一个镇(师),又掌控有察哈尔都统直辖下的地方部队。
冯国璋随时可以觐见皇帝和隆裕太后,没必要通电,况且冯国璋有自己的小心思的!
冯国璋也希望做老大,袁世凯最能忽悠。冯国璋也想做老大,只要时机成熟,他也想走君主立宪或者共和的道路。他游走于清廷核心高层和袁世凯之间寻找最佳的时机,然后自己做老大。
冯国璋获得禁卫军以及察哈尔都统职位之后,首都军权在握,不免想入非非。袁世凯走共和之路已经明了,而冯国璋统帅的首都卫戍部队的将士们却大都不赞同,反对共和。
再者,冯国璋在汉口前线打得顺风顺水,眼看就要消灭武昌的革命军,成功在即。袁世凯却让未打过一仗的段祺瑞接手军权,心里别提多窝火了。
袁世凯作为冯国璋的老上级,对冯国璋、段祺瑞等北洋将领们了解得非常清楚,早就开始忽悠冯国璋。
袁世凯让心腹段祺瑞主张共和,联合46位将领要求清帝退位,而又安排冯国璋反对共和,是非常明显的两面派手法,让反对者全部跑到了明面上来了,这样一些事情就好办多了。于是冯国璋等人就成了袁世凯做工作的专门对象了。
袁世凯在称帝之前同冯国璋有过一次谈话,就如同如何逼迫清帝退位时一模一样,忽悠:
冯国璋问:“外闻有总统要改帝制的传说,不知确否?”
袁世凯答:“华甫(冯国璋的字),你我都是自家人,我的心事不妨向你说明,历史上开创之主,年皆不过50,我已是将近60岁的人了,鬓发尽白,精力也不如昔。大凡想做皇帝的人,必须有个好儿子,克绳基业,我长子克定脚有毛病,是个无用的跛子,次子克文只想做个名士,三四子都是纨绔,更没出息。我如果做了皇帝,哪一个是我的继承人呢?将来只能招祸,不会有好处的。”
袁世凯的忽悠冯国璋,自己坚决不当皇帝,然后列举一些事实,而背后却积极地筹备帝制,根本就没有把冯国璋放在眼中,也没有把他作为心腹之人。
逼清帝退位最大的障碍就是冯国璋率领的禁卫军1.2万余人,而且大部分是满人、蒙古人组成,冯国璋被忽悠了。为帮助袁世凯,他积极地协调,让禁卫军将士们同意清帝退位。
老年段祺瑞
冯国璋被忽悠过一次,袁世凯在称帝又忽悠,自然他就坚决地反对袁世凯称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