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255更新:2024-11-02 09:27:27
因为被好友强安利了《Carol》,所以顶着困意熬夜看完了。朋友给的评价是:一部直男(癌)绝对不会喜欢的好电影。嗯,赞同她的观点。这是一部完美的爱情主义以及女性主义的电影。首先,故事的背景是五十年代的美国。那个年代的美国与现在几乎是两个世界,同性恋仍然是备受唾弃的存在,被视为精神疾病而不得不就医。但是正如原著小说的名字那样——盐的代价,爱情之于人生正如同盐之于生活。没有了它,一切简直食之无味,了无生趣。然而,你愿意为之付出多少代价?
Carol,美艳的贵妇,有有钱的丈夫和可爱的女儿,过着人人艳羡的生活。丈夫十分爱她,并没有出轨,这样的女人要离婚,恐怕不究细节的人都要露出惊讶脸:她是不是疯了?首先,她要离婚,并非因为感情出轨,因为Carol对丈夫Harge说:Abby and I were over long before you and I were over, Harge. Carol与Harge的矛盾,大概在于对生活与幸福的理解偏差。
在一开始她与来接女儿的Harge的对话中,Harge说:“哈里森的太太要来”,Carol纠正:”Jeanette.” 这便隐含了两个人的基本分歧。丈夫认为世界是以男性为中心存在的,他的父母,他的朋友,他的朋友的妻子,他的女儿。而你,是他可爱美丽的太太。这高雅的聚会,曼妙的舞曲,这上层的家族,这被众人注视的美丽夫妇,和可爱的小女儿,我亲爱的太太啊,究竟你对这一切有什么不满?!而Harge不可能理解,这鸿沟,就是这问题本身。
我并不愿意做你所向往的生活中的那个完美的娃娃,而你却完全不在乎我的感情,和我真实的面目。为什么会不满?在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鸿沟就已经无法填平了。正如Abby斥责Harge的那样:是啊你花了十年让她围着你转!既然不相知,又何必相守?再来看Therese,一个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跟Carol天差地别的小女孩。有一个已经谈婚论嫁的男朋友Richard. Richard也很迷恋Therese,会一大早在楼下等她,骑车送她上班。从表面来看,一切都没有问题。但是当Therese跟他说,想把自己的照片做成集子,然后找个相关工作的时候,Richard回答说:你觉得欧洲之行怎么样。毁灭感情最迅速的方式就是:一,在对方最需要你的时候置之不理;二,在对方跟你商量最重要的事情的时候置若罔闻。而在与Therese争吵的时候,Richard说:You made me buy boat tickets(其实完全是他自己一头热),I got a better job for you (于是没有妹纸你就不会换工作?),I asked you to marry me, for Christ sakes (OMG,这真是天大的恩赐啊)。Therese回答:I never made you do anything, I never asked you for anything, maybe that’s the problem.但Richard回答说:不超过两周你就会回来求我忘记这件事。这大概是自我中心主义的另外一种形式——自作主张地“为你”做很多事情,而不领情的你……是疯了还是瞎了??这是两个女主角的共同点——对男女恋情/婚姻的绝望感。于是在茫茫人海中,她们相遇了。
其实在爱情面前,大家本应怀着敬畏的心态,去感受其中的美好。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对这种题材的电影,多少怀着一点猎奇的心态去观看。然而看完之后,我很羞愧。
这太普通了,这是部关于爱情和勇气的电影,像所有男欢女爱的电影一样,普通到看着看着,我真的忘记了她们的性别。
也许跟所有命中注定的人一样,不遇到彼此,可能生活就将有序却无趣的继续。双眸对视中的情愫在来回摇曳的镜头中暗生,这一切让我的心变得柔软。在远离现代社会的那个背景里,故事被蒙上一种美轮美奂的不真实感。我喜欢摇晃中略微泛黄的画面,凯特的皮草大衣和叼烟的姿势气势十足,鲁妮玛拉的大眼睛尖鼻头使她看起来就像一个无辜的小动物。当我被她不安怯懦的外表欺骗时,她又一次次用行动告诉我们,她不是只可爱的小白兔。她真的很有趣,大概影片中的男人跟我一样,面对这样可爱的脸蛋总是充满爱怜和保护欲,最终却发现这个柔弱外表下的姑娘执着勇敢,让男人们自惭形遂。
跟她们比起来,现实生活中很多男女对待爱情草率的让人惊讶。小地方年近三十未婚在父母那里已经可以用可怕形容,至今未婚的朋友因为女友迟迟不结婚就说“再这样下去就不陪他玩儿了”,当我问其“你很喜欢她吗”的时候也只能用不那么好看的笑容来回应我。我很想跟他说,
跟自己爱的人过一生真的很重要。有的人选择无视这一切,有的人像carol和threse一样勇敢的面对这一切。
论演技我最喜欢carol和丈夫接近结尾处的对峙。她顿悟自己对待女儿的感情和对待threse的感情一样,都应该得到尊重。欺骗他人以使自己获得利益和所谓的体面终于另carol所不齿。她不再像一把枪,她与自己、与丈夫的妥协使她变成了一朵热泪盈眶的风中玫瑰。
当最后threse穿过来往人群走像爱人时,carol的脸时隐时现,来往人群的嬉笑消音成背景,这个勇敢的小兔子像往常一样给了爱她的人惊喜。我实在太喜欢carol在发现threse像她走来时的笑容。这结尾虽在意料之中,但透漏出的甜蜜欢欣让人受到鼓舞。她们也许不会走到最后,也许在归于庸俗的生活中最终松开紧握的手,但彼时相拥的真心真正让人感动。
在种种考验之中,勇气往往是一切问题的答案。
不得不说两个主演给影片加分太多。找她俩演这片,导演眼也太毒了。
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尤其是女同,能这么美丽的拍出来,也是一种超越。《卡罗尔》是由美国韦恩斯坦国际影业发行的剧情片,由托德·海因斯执导,凯特·布兰切特、鲁妮·玛拉、莎拉·保罗森、凯尔·钱德勒联合主演。 该片根据派翠西亚·海史密斯的小说《盐的代价》改编,故事背景设置在20世纪50年代的纽约,讲述了一位19岁少女特瑞丝与高贵性感的中年女人卡罗尔之间的爱情故事。影片把20世纪50年代美国纽约街区的景象,人的衣着打扮都尽量真实地呈现出来,同性恋在那个时代还没有被社会主流价值观所认同,束缚与禁忌无处不在。其实在现在还是不被社会主流所认可。 五十年代的纽约,在那个女性还为自己的权利不停做出争取的时候,两个女性之间的爱情是不允许被接受的,它不被社会允许,也不容着出现。这部影片的也有一定的政治历史背景,1950后的美国社会转型时代末期,其实现在我们中国也在经历这样的时期。
美国社会已经逐渐走出阴影,人们都在重新出发的路上,而女性们的地位和选择,在这一时节,尤为突出。 女主角之一的特雷泽,作为年轻女性的代表,她只身一人在纽约,虽然在百货店不情愿的站柜台,但是她却想成为一名摄影师。摄影师那个时候据说都是男性才是主流。 一顿晚餐、一次拜访、播一首老歌、弹一曲钢琴、一件礼物、影片多这些场景都有很深的刻画。其实这也是男女谈恋爱的过程。影片很巧妙的进行了处理。无论年代,无论何地,无论性别,这样的故事都在不断上演。每个撞见爱情的人,都会如此惊叹,但表白却如此艰难。 这两天杭州在上演的一部民国剧作家丁西林先生的舞台剧作品《一只马蜂》,其实也可以拍成我们中国的《卡罗尔》,男女之间的爱情,由于男方母亲的封建思想作怪,使肢体接触被发现后,以一只马蜂来加以掩盖,其实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我们也可以拍出很多这样的电影,包括后面要写的这篇《血战钢剧岭》,我们没有这样的故事吗?辽沈、淮海、平津当然还有朝鲜战争的上甘岭,战士的故事要写,后勤保障的故事也要写, 影片的选角,当然是两个女主角,还是非常的到位的,当然精致的化妆,惊艳的服装也是值得称道的。电影是视觉艺术,这点我们同好莱坞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卡罗尔对丈夫和香蕉姐的感情处理方式,和对特瑞丝的处理方式很相似——好聚好散(这点与老公的执着对比强烈)。在对特瑞丝不辞而别的事上,有点残忍(zha,什么叫你还年轻,我放你走?Excuse me??)在卡罗尔身上几乎找不到多少缺点,简直是主角光环爆表的人物。有人质疑如果卡罗尔抛掉上流社会的光环会怎样,我想你们真是闲得蛋疼,没有这种光环你能培养出卡罗尔这种气质这种个人魅力?这段感情从开始,物质就是不可或缺的。正因有了物质基础,卡罗尔才会用脚踢箱子,一脸得瑟宠溺地说open it,特瑞丝才接触到另外一种生活方式(没钱你还自驾游?没钱就别出去浪了)但是,最后卡罗尔回归到了独立工作女性的群体中,而特瑞丝也有了更好的职业发展,两人的感情有了进一步平衡,所以小伙伴说这才是她们这段恋情的真正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