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204更新:2024-11-02 09:21:53
其实国内很多戏剧宣传,都会给观众一些欺骗式的提示,一些常用的标签比如“百老汇”、“伦敦西区”、“托尼奖”、“奥利弗奖”等等。但其实比如某个百老汇或者西区的一个经典剧目被引进过来做了中文版,但是很有可能就是这个剧本在伦敦或者百老汇排的某一个版本获得过托尼奖或者奥利弗奖,但是中国版本导演演员整个制作团队都换了,那也就和那些获得的奖项完全没有关系了。除非是剧本获奖,那还能扯上些关系。此外,百老汇或者伦敦西区每年有无数制作上演,有好戏也有烂戏,有时候引进过来的作品就说自己是百老汇经典剧目,很有可能也就是几十年前在百老汇的舞台上登台过而已,但是早就没人看了。还有一种是虚假宣传,比如去年来国内的号称是太阳马戏团的某场演出,号称自己是太阳马戏团的作品,并且是从拉斯维加斯来的。但其实仅仅是主创里面有人曾在太阳马戏团工作过,现在自己出来做了场演出,也仅仅是在东南亚这边演出过,完全没有去过拉斯维加斯,只是被中国的演出商贴上了太阳马戏团的标签,还大肆宣扬。再说一种经典音乐剧来中国,也是分档次的,有些音乐剧是问原本的制作公司买了版权,然后再凑出一个团来,专门在一些如中国之类的国家进行短期巡演的。这样的演出,在质量上和原版差别不大,是严格按照原版的要求来做的,但是其中依然有那么些水分,虽然不能说是假的,但是也还是和原版比要差点什么。
传总有夸张的,否则也不要宣传了。过度与否,就要看标准何在了。比如说有一部音乐剧演出前,主办方用了这样的措辞:“如果一生只看一部音乐剧,就来看XXX吧!”这句话是夸张呢。还是过度呢。可能对某些人来说,只是夸张而已,因为它只是说了一种情况“如果一生只看一部音乐剧”后发生的情况;对某些人来说,就是过度了,因为即使一生只看一部音乐剧,也不一定非要看这部啊。所以这种宣传之间的尺度界限,往往很难划定。不过国内音乐剧宣传里常见的一类,是夸大事实,比如说“百老汇/西区原班人马出演”等这种。不过这种事情,多数和宣传推广人员不熟悉行业和剧目有关系,未必是刻意歪曲。
百老汇或者伦敦西区每年有无数制作上演,有好戏也有烂戏,有时候引进过来的作品就说自己是百老汇经典剧目,很有可能也就是几十年前在百老汇的舞台上登台过而已,但是早就没人看了。还有一种是虚假宣传,比如去年来国内的号称是太阳马戏团的某场演出,号称自己是太阳马戏团的作品,并且是从拉斯维加斯来的。但其实仅仅是主创里面有人曾在太阳马戏团工作过,现在自己出来做了场演出,也仅仅是在东南亚这边演出过,完全没有去过拉斯维加斯,只是被中国的演出商贴上了太阳马戏团的标签,还大肆宣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