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皮车裂真实历史告诉你职场踩雷的结局究竟有多凄惨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634更新:2022-09-06 16:08:51

作为一名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职场人,如果我们在职场中犯了个错,不外乎就是被批评、被扣钱罢了,严重一点的,被降职降级,再不济被开除辞退。

但是,古代的职场,如果你犯了错,踩了雷,做了不该做的事情,说了不该说的话语,那结局可就惨烈多了。轻则受伤残疾,重则惨死诛族。很多历史故事,都印证了古代职场踩雷的可怕。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小就饱受贪官污吏的欺辱,所以他刚刚参加起义的时候,就发过宏愿:要杀尽天下贪官!

朱元璋还在当放牛娃的时候,就经历了惨烈的家庭悲剧:在20天时间之内,自己的父亲、大哥、大哥的儿子、母亲,先后饿死。最凄惨的是,饿死了人,别说棺材,连安葬的土地都找不到一块。

正是因为贪官的狠毒,才造就了百姓们如地狱般的悲苦生活。经历了这些痛苦煎熬的老朱,真是从心底恨透了贪官。而当他荣登大位,当上天子之后,严肃惩戒贪官,就成为他十分看重的一件政绩。

对于惩罚贪官,老朱的标准很清晰,只要贪污60两银子以上的官员,一律格杀勿论。

不过,如何从根源上杜绝贪官,这位明朝开国皇帝,却开了一个大大的脑洞,发明了一项让人毛骨悚然的刑罚,叫作:剥皮实草。

剥皮实草,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先将犯人的人皮剥下,然后再往剥下的皮囊里填入稻草和石灰,做成一个真皮人偶。

这是不是很像恐怖片里的场景呀!然而,这还不是最让人惊悚的场景,恐怖的细节还在后面。

要知道,剥皮实草之后的人偶,还有大用处。什么大用处?警示教育的大用处!

按照当时的律法,这个被行剥皮实草之刑的人偶,必须摆放在下一任官员的公堂座位旁边,用以警示继任的官员:如果你胆敢贪污腐化,旁边的“人偶”哥们就是你的下场。

试想一下,假如你是继任官员,你的工位旁边,就赫然摆着一个被剥了皮的前任,你的心态会是什么样?你还敢贪污吗!

不得不说,老朱这一手狠招,确实在当时的政坛起到了很大的震慑作用,明朝前期百年的吏治相当清明,甚至超过唐宋时期。这与老朱这些狠招是密不可分的。“剥皮实草”虽然是对付贪官的一大法宝,但在明朝的历史上,却也成为了吏治血腥、残暴的代名词。

当然,虽然这个酷刑是整治贪官的,但也成为了老朱扫清异己的强力手段,很多明朝的官吏,就因为在职场上踩雷,就悲惨地体验了一把“剥皮实草”的滋味。

在明朝的历史上,有一个战功赫赫的大人物,就因为自己在职场踩雷,最终领到了剥皮实草的“体验券”,成为了一具人偶。这个人就是蓝玉。

蓝玉是谁?

熟悉明史的人都知道,这个赫赫有名的蓝玉,是明朝开国功臣常遇春的小舅子,也是太子朱标的亲舅舅。他为明朝最终灭掉元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蓝玉虽然勇猛,但却有武将的通病,职场情商特别低。有个词评价蓝玉,叫极度骄躁。所谓骄躁,就是骄傲自大,脾气暴躁,说白了就是脾气特别不好。

蓝玉的脾气差,会差到什么程度呢?说一个案例就足见一斑:有一次,蓝玉带队出战,打完仗之后,大军回到原先的守城,不过由于守城军队没有及时开门迎接他,这哥们直接下令攻打自己守军,斩杀守城将士千百计。这个暴脾气呀,可真是没人比了。

面对蓝玉的这些不当表现,老朱皇帝当然很不满,但鉴于蓝玉的卓越功勋,终究还是忍了下来,甚至还准备授予蓝玉“太子太傅”高官职位。

要知道,在明代的官僚体系中,三师“太师、太傅、太保”已是顶阶官衔了,只不过太子太傅从一品官,稍微低太师官位一点点。

可嚣张惯了的蓝玉,却没有丝毫收敛的意思,当他知道自己要被授予“太子太傅”之后,表现得像吃错了药一样,竟在众人面前大喊:“以我的功劳,难道不能当太师吗(我不堪太师耶)?”

这事传到皇帝老朱耳里,终于让老朱忍无可忍,决定对他下手。

洪武26年(1393年),在老朱的授意下,锦衣卫告发蓝玉谋反,遂下令将蓝玉逮捕。最终,蓝玉以谋反论罪,被诛三族,此案牵连人数达1万5千人之多。

蓝玉被剥皮实草之后,还不得安生,老朱还下令将蓝玉的皮囊送到全国各地展示,借以警告各级官员。

说到底,蓝玉的死,归根结底还是他骄横过甚,踩了老板的痛处,才引来杀身之祸。

有时候想想,能够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有多幸运,不用忍饥挨饿,更不用因为触怒老板而被剥皮抽筋,从这个意义来看,虽然996工作制很不人道,虽然职场PUA很让人吃不消,但比起剥皮实草这样的酷刑,那简直就是不值一提了。

第二个古代职场踩雷的故事,与明朝一位状元有关系。熟悉明史的朋友,估计知道我说的是谁了。这个人名叫陈安,是福建人。他从小聪颖勤奋,能诗善文,年纪轻轻就颇负盛名。

但命运的安排,却给这位才子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就是因为他的才能出众,才活生生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明朝的洪武30年,陈安在科举中过关斩将,高中头名状元,可10天之后,他却等来了镣铐和入狱,20天之后直接被处死。而最让人痛心的是,他受到的刑罚是车裂,俗称五马分尸,和秦朝的商鞅是同样的悲惨下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呢?其实跟这个状元一点关系没有,他只不过时运不济,倒了大霉而已。

原来,这一次科举考试,最终上榜的51名贡生,全都是南方人,而北方人一个人没有。可巧的是,主持这年科举考试的3位主考官都是南方人。于是,北方考生就鸣冤闹事,认为考试存在舞弊,请求严查。

这件事闹得动静这么大,老朱皇帝当然让彻查。而彻查的官员名叫张信,经过他一番查证后回复皇帝,说这次考试没有问题,南方考生的答题很好,而北方的答题很差。

这下可好,听到张信的查证之词,北方考生不仅不答应,连北方籍的官员也加入闹腾队伍。一来二去,皇帝眼看局面早就脱离了原先单纯的科举考试,出于对稳定政权的考虑,只能启用官场平衡术,再一次委派北方官员进行复查。

于是,在这种有倾向性的查证行为之下,查案的官员最终认定主考官有舞弊行为。这直接导致当年科考的3位主考官,两个死刑一个流放,而前面负责彻查的官员张信,则被判凌迟处死,最无辜的则是头名状元陈安,被判车裂之刑。

不久后,朱元璋亲自出题,重新组织了一次会试,考试结果那叫一个精彩。这次放榜的61人全都来自北方,没有一个南方人。

这次事件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第一次榜单被称为“南榜”,第二次榜单被称为“北榜”,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南北榜案”。

说实话,看完这个历史故事,我认为最悲惨、最无辜的就是状元陈安,他哪有犯错踩雷,只不过是朝堂权力斗争的牺牲品而已。

但是,在“南北榜案”中,有没有人职场踩雷呢?我认为当然有:

——首先,3位主考官是踩了雷。

试想一下,在这种全国性的考试之中,全部51位上榜的考生都是南方人,这种极端结果当然是不合理的。这就好比,皇帝在颁发封赏时,只给文官不给武官,或只给武官不给文官一般,属于制造冲突,而不是缓颊矛盾。

作为下属,不给老板解忧排难,还净整些幺蛾子给皇帝添堵,这种缺乏大局意识,认不清职场形势的主考官,当然是挖坑埋自己,害了自己的卿卿性命。

——其次,被皇帝派去查案的张信也是踩了雷。

张信受老朱委托去查证科举考试是否有问题,但查了半天,却说没有任何问题,这种作为就等于无作为,也就让事情的发展又回到了原点,矛盾依旧存在。他既没有为皇帝分忧,更没有领会皇帝的意图,这就是典型的职场踩雷。

其实,张信应该很清楚,对于这种明显违背常理的科举考试结果,既然老板都觉得异常,自然是不希望看到这种极端情况的发生。

在这种定方向、定基调的前提之下,张信对考试过程的彻查,就应该心里有数,而他却全然不顾民情,更完全与领导的意图背道而驰,这种自以为是的“作”,就是他踩的最大的雷。

在皇权至上,君命难为的古代宫斗舞台上,哪里有什么公平公正公开的道理,领会精神、按照老板的意图行事,才是夹缝求生之道。

说到了这里,不由得再次感慨,我们是多么的幸运,能够生活在文明的现代社会。试想一下,如果在当今社会,即使你成绩再好,即使你能考上清华北大,但只不过因为你是南方人,所以就必须要被处死,你觉得有多少人能够接受这个荒唐的结果。

古代职场踩雷的故事,虽然年代久远,且社会环境已大不相同,但透过这些历史故事,还是可以给我们提供充分的历史镜鉴。

蓝玉最终被剥皮实草,可谓是咎由自取。古语道:谦受益、满招损。对于历史人物而言,功劳再大,也不能功高盖主、功高震主。

虽然在现代职场上,我们不会遭遇那些非人待遇,但如果忘记了谦虚谨慎的重要性,踩雷是早晚的事情。

对于大多数的职场人而言,所谓谦虚谨慎,就是要谨言慎行,不乱说话,不乱作为,待人不卑不亢,不摆谱、不蛮横,即使得理也要适当饶人。

谦虚谨慎这个道理十分简单,但能够做到位、做得好,其实也是一件水磨工夫,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具体的职场环境氛围、职场人际关系,不断用心去体会和实践才能掌握。

坚持在职场上谨言慎行,踩雷的机会就会少很多,哪怕意外触雷,有了平日里的良好人设,也不会让你遇到十分严重的后果。

学会有效的职场沟通,对于职业发展是事半功倍的。从前面的历史故事来看,踩雷的这些官员,其实都是犯了职场有效沟通不足的问题。

所谓有效的职场沟通,不止于能说会道,还必须能听懂弦外之音、领会正确精神。

只有做好这些方面,才能表达出准确的意图,并将沟通的内容转换为正确的理解、精准的行动,否则,一旦沟通不到位,很有可能就会犯南辕北辙的错误。

在“南北榜”案中,对于3位主考官而言,他们可能没有明白,科举考试的根本任务除了朝廷为延揽天下文人士子为其效力之外,这更是一种宣示和昭告,体现朝廷对待所有天下读书寒士的公平。

可是,科举考试一朝放榜,结果一个北方人没有,这就活生生把天下读书人分为两类,一类高、一类低,一类贵、一类贱。加之皇帝老朱本身就是南方人,这个结果背后的政治意涵就变得更加微妙和值得玩味,直把当时的朝廷和皇帝老朱架在火上烤!

这自然会让老朱皇帝心中不悦,于是想找个代言人去彻查,帮他进行缓颊,以期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弥补前期造成的族群撕裂和对立。

可惜所托之人张信,却是一个不懂得职场有效沟通的人,完全没有领会皇帝的真正意图,在弥合主考官的错误行为上毫无作为,什么都没有改变。这就直接导致了社会矛盾和朝堂之争的二次激化,并给自己种下了灾祸之因。

其实,张信基于自己的身份和皇帝的托付,完全可以跟老板进行更深入的沟通,了解其真正的意图,同时,作为查证的官员,也可以与主考官们进行充分的沟通,传递上峰正确的信息,可惜,张信都没有做!

学会有效的职场沟通有多么重要,古人的血泪教训就是例证,虽然在现代职场,有效沟通不到位的后果远没有古代这么严重,但仍旧会对我们的职场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借历史的成败得失为鉴戒,是我们每一个现代人避免踩雷掉坑的法门,更是我们每一个职场人积累为人处世经验的捷径。有空就读点历史故事,我们人人都需要!你说呢?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自动采集免费视频分享网站,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本站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留言反馈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5·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