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571更新:2022-09-04 03:57:50
时殷弘:旨在创建及巩固国家的创新性政治平衡:《晋书·元帝明帝纪》摘录和评注
“
在蛮夷入侵和屠戮狂潮几乎席卷整个华北的时代,东晋王朝国家保住了华夏民族和文明的“半壁河山”,因而其创建及巩固意义重大。东晋政治的本质,在于司马氏皇室与门阀世族之间互助互斗的错综联结,连同门阀世族中间类似的复杂关系。后者内部最基本地划分为华北南下的“侨姓”与世代居于江南的“吴姓”,而在北方强蛮虎视眈眈的当时,地缘/文化基础和政治经历大为不同的“侨姓”与“吴姓”能携手创设和维持东晋,无疑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这个成就既归功于南下的皇室和“侨姓”世族中间杰出的政治家们的团结政策,也归功于“吴姓”大族政治代表们的迎奉态势。然而另一方面,东晋世族互相间的内斗必不可免,而这与帝室与世族间的争斗交织在一起。《晋书·元帝明帝纪》展示了相关的历史图景,令人可以透视相关的政治/战略机理,并且提取有较普遍意义的、关于国家创建及巩固的历史教益,特别是政治平衡:政治领导与其执政基础之间的平衡,还有这政治基础内部不同的基本成分中间的平衡;这些平衡往往取决于创新性的政治调整,连同不可多得的具体、细致和复杂的战略战术操作。
”
按照中国传统史纂的在绝大多数场合的基本体例即纪传体,考察一个王朝国家/帝国的历史首先可以依据以君主生涯为中心或时间标尺的帝纪编年史。因此,考察东晋(316-420)的历史首先要从阅读和透视关于它的头两位君主的《晋书·元帝明帝纪》开始。一个只据半壁华夏的王朝国家由他俩及其部属创建和巩固,从而与占据和在大部分时间里空前蹂躏另半壁华夏以及更多地域的五胡众多其他王朝“分庭抗礼”,而这经久对峙的最显要事件,便是383年由宰相谢安主持和都督谢石指挥,经著名的淝水之战大败凶猛南侵的氐族前秦苻坚大军。
东晋皇帝虽为司马氏,但司马氏在西晋时期已经近乎“身败名裂”,一个世纪里伴其互助互斗而控制东晋的大致是诸大门阀世族,犹如在中国春秋史和西方古典/中世纪史上常见的贵族寡头政治。东晋政治的本质,在于司马氏皇室与门阀世族之间互助互斗的错综联结,连同门阀世族中间类似的复杂关系。后者内部最基本地划分为华北南下的“侨姓”与世代居于江南的“吴姓”。而在北方强蛮虎视眈眈的当时,地缘/文化基础和政治经历大为不同的“侨姓”与“吴姓”能携手创设和维持东晋,无疑是个了不起的成就。这个成就既归功于南下的皇室和“侨姓”世族中间杰出的政治家们的团结政策,也归功于“吴姓”大族政治代表们的迎奉态势。在北方强蛮的致命威胁面前,他们至少懂得保住华夏民族和文明的“半壁河山”的重要性。
让我们回到那保住了华夏与其文明的“半壁河山”的东晋王朝国家的开端,即回到晋元帝司马睿(318至323年在位)那里。他是在外凶内乱之中延续了一个世纪的东晋王朝国家的开国皇帝,即使没有门阀世族的政治/社会支配地位和王导的指引操持作用,他庶几也算得上马基雅维里最尊崇的那一类人物,即伟大国家的创立者。起初,他一向“恭俭退让,以免于祸”,直至307年他受东海王司马越之命,偕王导不无异心和眼界的渡江至建邺屯兵镇守,从而植下了未来东晋王朝国家的胚胎。伴随着北方世族在蛮夷的凶狠推压下逐渐南迁的情势,他于晋愍帝出降后不久承制改元,即晋王位,翌年即帝位。此外,大有赖于王导饶有战略和策略的使本地南方世族和南迁北方的世族都拥戴他,加上民族危难和社会困乏情势下的痛定思痛、励精图治气象,这个新的王朝政权才得以维持和巩固。继而,王导盛大的执政权势终令大权旁落的他图谋变局,由此爆发东晋高层大内斗,结果一败涂地,而得到王导助力(并受其制约)的狂野的堂兄王敦则肆无忌惮地支配朝政。他忧愤病逝,留下明帝终平王敦之乱。
晋明帝司马绍(322至325年在位),一位重新稳定了东晋的皇帝。他最杰出之处是“聪明有机断”,面对势盛但狂野的王敦“以弱制强,潜谋独断,廓清大昆”。平定王敦之乱且妥贴处理后,他使帝室回复到对门阀世族的和善和依赖的方针,并且采取对江南“吴姓”的“统一战线”的基本国策。不仅如此,他还“分上流之势……强本弱枝”,注重制度恢复和建设。继而,他英年早逝,留下政治意义重要的遗嘱和付托。
在此,我们使用一种评注式的方法,以便读者可以最方便地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领悟。并且,仅为限制篇幅和突出主题,而不是为了遮蔽任何不利于评注者的论断的史录,史籍中相对而言枝节性或旁述性的文句文段在此被省略掉。
如果要最浓缩地汲取在此考察的史事的历史教益,即意义重大的东晋王朝国家创建及巩固的有较普遍意义和哲理意味的政治经验,那就是政治平衡:政治领导与其执政基础(首先是“精英”基础)之间的平衡,还有这一政治基础内部不同的基本成分中间的平衡,而平衡的根本要义和效应是——用最多数人最能懂得的话说——团结,尽可能广泛和持久的团结。这些平衡的塑造和维持往往艰难,因为内外基本环境往往高度能动,所涉的政治势力又多种多样。因此,需要有为适应和驾驭复杂和能动的形势与多种多样的政治成分而必不可少的、恰当和及时的创新性政治调整,连同就政治而言往往最难的两样东西,即明确、坚定和经久的政治目标意识与具体、细致和复杂的战略战术操作。
《元帝纪》摘录和评注
[在西晋“八王之乱”中,作为大贵族但殆无独立权势的司马睿坚持出于本能的安全战略,即“恭俭退让,以免于祸”,直至307年他受东海王司马越之命,偕王导不无异心和眼界的渡江至建邺屯兵镇守为止:]
[318年他正式称帝,开东晋皇朝,大概伴有在民族危难和国家初创之际的痛定思痛、励精图治气象:]
……臣闻尊位不可久虚,万机不可久旷……狡寇窥窬,伺国瑕隙,黎元波荡,无所系心,安可废而不恤哉?陛下虽欲逡巡[有所顾虑而徘徊不前或退却],其若宗庙何?其若百姓何?……
帝优令答之。语在琨传。……
[得知晋愍帝暴死后,他即称皇帝:]太兴元年[318年]……三月癸丑,愍帝崩问至,帝斩缞居庐。丙辰,百僚上尊号。令曰:“……今宗庙废绝,亿兆无系,群官庶尹,咸勉之以大政,亦何敢辞,辄敬从所执。”是日,即皇帝位。……庚午,立王太子绍为皇太子。壬申,诏曰[在民族危难和国家初创之际的朴实为政、纠察吏治,至少在口头上]:“昔之为政者,动人以行不以言,应天以实不以文,故我清静而人自正。其次听言观行,明试以功。其有政绩可述,刑狱得中,人无怨讼,久而日新,及当官软弱,茹柔吐刚,行身秽浊,修饰时誉者,各以名闻。……”[王导及王敦差不多就是名实兼备的执政者:]夏四月……加大将军王敦江州牧,进骠骑将军王导开府仪同三司。戊寅,初禁招魂葬。乙酉,西平地震。五月癸丑,使持节、侍中、都督、太尉、并州刺史、广武侯刘琨为段匹磾[辽西鲜卑人,晋幽州刺史、鲜卑段部的部族大人]所害。……[大概确有在民族危难和国家初创之际的痛定思痛、励精图治气象:]六月……初置谏鼓谤木[于交通要道竖立木柱,让人在上面写谏言]。秋七月戊申,诏曰:“王室多故,奸凶肆暴,皇纲驰坠,颠覆大猷。朕以不德,统承洪绪,夙夜忧危,思改其弊。二千石令长当祗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州牧刺史当互相检察,不得顾私亏公。长吏有志在奉公而不见进用者,有贪惏秽浊而以财势自安者,若有不举,当受故纵蔽善之罪,有而不知,当受暗塞之责。各明慎奉行。”刘聪死,其子粲嗣伪位……冬十月……刘曜僭即皇帝位于赤壁。……加大将军王敦荆州牧。[王敦拥兵愈重,兵权愈大。]庚申,诏曰:“……群公卿士,其各上封事,具陈得失,无有所讳,将亲览焉。”新作听讼观。……十二月……癸巳,诏曰:“……吴之高德名贤或未旌录者,具条列以闻。”[王导和他的“统一战线”基本国策:善待江东本地世族。]……
三年[320年]……六月,大水……秋七月……祖逖部将卫策大破石勒别军于汴水。加逖为镇西将军。……
四年[321年]……三月,置周易、仪礼、公羊博士。……夏四月辛亥,帝亲览庶狱。……五月,旱。庚申,诏曰:“昔汉二祖及魏武皆免良人,武帝时,凉州覆败,诸为奴婢亦皆复籍,此累代成规也。其免中州良人遭难为扬州诸郡僮客者,以备征役。”秋七月,大水。……壬千,以骠骑将军王导为司空……九月壬寅,镇西将军、豫州刺史祖逖卒。……
[王导执政权势盛大,终令他以丞相司直刘隗和尚书令刁协等人为心腹图谋变局,由此爆发东晋高层大内斗。王敦以清君侧为名,举兵武昌,攻破建邺,在王导的助力(及制约)下主宰朝政。他忧愤病逝,留下明帝和王导终平王敦之乱:]
[王敦起兵武昌,继而轻而易举地攻破建邺,消除政敌:]永昌元年[322年]正月……戊辰,大将军王敦举兵于武昌,以诛刘隗为名,龙骧将军沈充帅众应之。三月,徵征西将军戴若思、镇北将军刘隗还卫京都。……刘隗军于金城[在今江苏句容县北],右将军周札守石头[石头城,在今江苏南京市西清凉山上;唐以前,长江直逼清凉山西南麓,形成悬崖峭壁],帝亲被甲徇六师于郊外。……四月,敦前锋攻石头,周札开城门应之,奋威将军侯礼死之。敦据石头,戴若思、刘隗帅众攻之……六军败绩。尚书令刁协奔于江乘,为贼所害。镇北将军刘隗奔于石勒。……[王敦主宰朝政,大体控制整个东晋,但抵挡不了石勒接连攻取东晋江北/淮北领地:]敦乃自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封武昌郡公,邑万户。丙子,骠骑将军、秣陵侯戴若思,尚书左仆射、护军将军、武城侯周顗[yǐ]为敦所害。敦将沈充陷吴国,魏乂陷湘州,吴国内史张茂,湘州刺史、谯王承并遇害。五月壬申,敦……加司空王导尚书令。……秋七月……石勒将石季龙攻陷太山……兗州刺史郗鉴自邹山退守合肥。八月,敦以其兄含为卫将军,自领宁、益二州都督。琅邪太守孙默叛,降于石勒。冬十月,大疫,死者十二三。……石勒攻陷襄城[在今安徽繁昌县]、城父[在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附近],遂围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破祖约别军,约退据寿春。[他忧愤病逝:]十一月……闰月己丑,帝崩于内殿,时年四十七,葬建平陵,庙号中宗。
帝冲素,容纳直言,虚己待物。初镇江东,颇以酒废事,王导深以为言,帝命酌,引觞覆之,于此遂绝。有司尝奏太极殿广室施绛帐,帝曰:“汉文[西汉文帝]集上书皁囊为帷。”遂令冬施青布,夏施青綀帷帐。将拜贵人,有司请市雀钗,帝以烦费不许。所幸郑夫人衣无文彩。从母弟王暠为母立屋过制,流涕止之。然晋室遘纷,皇舆播越[流亡],天命未改,人谋叶赞[协同翊赞]。元戎[兵车,大军]屡动,不出江畿,经略区区,仅全吴楚。终于下陵上辱,忧愤告谢。恭俭之德虽充,雄武之量不足。……
史臣曰:……王茂弘[王导]为分陕之计,江东可立。[顺便又提到东晋的准备和萌发出自王导的饶有远见的根本建议。]……布帐綀帷,详刑简化,抑扬前轨,光启中兴。古者私家不蓄甲兵,大臣不为威福,王之常制,以训股肱。中宗失驭强臣,自亡齐斧[象征帝王权力的黄钺],两京胡羯,风埃相望。……享国无几,哀哉!
《明帝纪》摘录和评注
[司马绍自幼聪慧,“性至孝,有文武才略”,且与世族政治显贵和普通将士关系良好,“远近属心”:很难设想元帝司马睿能有比他更好的皇位继承者:]
明皇帝讳绍,字道畿,元皇帝长子也。幼而聪哲,为元帝所宠异。[关于他幼年时就异常聪明的一则传奇式轶事:]年数岁,尝坐置膝前,属长安使来,因问帝曰:“汝谓日与长安孰远?”对曰:“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也。”元帝异之。明日,宴群僚,又问之。对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乃异间者之言乎?”对曰:“举目则见日,不见长安。”由是益奇之。
建兴初,拜东中郎将,镇广陵[今江苏扬州]。元帝为晋王,立为晋王太子。及帝即尊号,立为皇太子。性至孝,有文武才略,钦贤爱客,雅好文辞。当时名臣,自王导、庚亮、温峤、桓彝、阮放等,咸见亲待。尝论圣人真假之意,导等不能屈。又习武艺,善抚将士。于时东朝济济,远近属心焉。及王敦之乱,六军败绩,帝欲帅将士决战,升车将出,中庶子温峤固谏,抽剑斩鞅[用马拉车时套在马颈上的皮套子],乃止。[王敦主宰朝政时,他依凭大得众望而安然度过危机:]敦素以帝神武明略,朝野之所钦信,欲诬以不孝而废焉。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以何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峤对曰:“钩深致远,盖非浅局所量。以礼观之,可称为孝矣。”众皆以为信然,敦谋遂止。永昌元年[322年]闰月己丑,元帝崩。庚寅,太子即皇帝位……
[登基为明帝后,面对王敦“谋篡逆”和前赵蛮夷屡屡攻取东晋江北/淮北领地的灾难性形势,他不惊不乱,重用王导等人,“躬率六军”摧毁王敦:]
[随平定王敦之乱而妥贴善后,“分上流之势……强本弱枝”,注重制度恢复和建设,注重国内社会精英的“统一战线”;继而他英年早逝,留下政治意义重要的遗嘱和付托:]
[房玄龄等对他可谓赞不绝口,指出他的最优秀素质和主要功勋,即在东晋“虚弊既甚,事极艰虞”的危难情势下击碎王敦权势与其篡逆之举,并且“拨乱反正,强本弱枝”;还说他“规模弘远”,这可是《汉书》赞颂比他伟大得多的汉高祖的话语!:]
帝聪明有机断,尤精物理。于时兵凶岁饥,死疫过半,虚弊既甚,事极艰虞。属王敦挟震主之威,将移神器。帝骑驱遵养,以弱制强,潜谋独断,廓清大昆。改授荆、湘等四州,以分上流之势,拨乱反正,强本弱枝。虽享国日浅,而规模弘远矣。
史臣曰:……楚江恆战,方城对敌,不得不推诚将相,以总戎麾。楼船万计,兵倍王室,处其利而无心者,周公其人也。威权外假,嫌隙内兴,彼有顺流之师,此无强籓之援。……运龙韬于掌握,起天旆于江靡,燎其余烬,有若秋原。去缞绖而践戎场,斩鲸鲵而拜园阙。镇削威权,州分江汉,覆车不践。贻厥孙谋[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
结束语
回到我们在本文首注末尾说的话:东晋王朝国家创建及巩固的关键是政治平衡,但这平衡的塑造和维持往往艰难,缘于为适应和驾驭复杂和能动的形势与多种多样的政治成分而必需的、恰当和及时的政治调整(在很大程度上依凭具体、细致和复杂的战略战术操作)不可多得。
不可多得!这甚至对可谓英主的元帝来说也是如此。如前所述,王导在朝中权势盛大,王敦在京外掌军万千,终令他以丞相司直刘隗和尚书令刁协等人为心腹图谋变局。按照本文没有摘录的《晋书·刘隗刁协传》,他的这两位腹心幕僚生性“亮直,志奉兴王”,然而前者在“阴候主情”、排抑权贵的同时殆无权变,树敌过多,后者则刚愎苛刻,“虽有崇上之心,专行刻下之化”。结果亦如前所述,东晋高层内部爆发大内斗,发展到王敦以清君侧为名举兵武昌,攻破建邺,主宰朝政,元帝本人则忧愤病逝。房玄龄等人就刘隗和刁协发宏议说:“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没有朋友或同伴],以之为政,则害于而(尔)国;用之行己,则凶于乃家”。(王敦攻破建邺后,刘隗被迫投奔羯胡石勒,刁协则在逃命途中“为人所杀,送首于敦”。)手段倾覆目的,意欲造就平衡的新权臣以其行为杜绝了平衡。此乃一项可以警世的有战略学涵义的历史教益。
数字经济智库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为了更好的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交流、实践交流。来自中国数字经济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成立了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担任名誉院长,知名青年学者黄日涵、储殷等领衔。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旗下的专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