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海怪物为什么废弃「里海怪物最后为何下马了考虑到其多方面的不实用最终下马」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137更新:2022-08-11 21:07:50

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类就发现了地面效应,当飞行器贴近水面或地面时,升力会上升,同时飞行器的载重能力也能有效提高,而苏联人在上世纪也正是由于这个目的而打造出了里海怪物,这种代号KM-1的地效飞行器,首次亮相是被西方国家在间谍卫星上观测到的,他们看到一架飞机在里海海面上高速掠过,在震惊之余,给这种飞机起名叫里海怪物。这种飞机既然能给人们带来如此大的震撼,为何在最后苏联不继续发展下去而选择将这一计划下马呢?

考虑到其多方面不实用的因素,最终下马。KM-1(下文都用这一代号称呼里海怪物)在后期改进型上,加装了3座双联装超音速反舰导弹,使其不但能运输战斗人员以及坦克进行登陆作战,还拥有了攻击北约舰船的能力,一般的驱逐舰航母吃一发基本就完蛋,这种安装了反舰导弹的KM-1被称为花尾鸽,而花尾鸽也是唯一一款装备了反舰导弹的地效飞行器,尽管KM-1拥有如此强大的战力,最终还是下马了,究其原因,还是不实用。这东西虽然看起来很吓人,其实很鸡肋。

虽然这款飞行器速度相比舰船有一定优势,但是成本比船高太多了,并且由于无法造的太大,无法跟军舰一样形成自己的火力防护网,所以作为作战单位来使用也不行,只能以提供进攻火力为目的成为一个火力单元,但是问题又来了,这东西速度也没有飞机快,毕竟是利用地面效应飘起来的,不是飞起来的,突防能力也比不过飞机。而拿这东西来当做运输机或者登陆战的时候用,问题又来了,吨位的限制导致它运力不如船,不如直升机速度快。高不成,低不就,最终导致这个里海中的怪物下马。

“里海怪物”为何最终被放弃了?

因为“里海怪物”这种装备在设计上存在许多问题,这导致其在研发阶段进展缓慢,所以最后被放弃。

“里海怪物”

“里海怪物”,是苏联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在上世纪60年代,利用地面效应设计的地效飞行器。

早在上世纪20年代,苏联就开始研究地面效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纷纷开始研究地面效应,但都没有坚持下来。当时,苏联有两家设计局研制地效飞行器,这两家分别是别里也夫飞机设计局和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

上世纪60年代,苏联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设计出一款地效飞行器,这款地效飞行器于1963年开工建造,yu1966年制造完成。它的翼展为37.6米,全长为92米,最大起飞重量为494吨,这让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飞机。虽然它在结构上属于飞机,但是苏联还是将它分配给苏联海军,而之后的试飞工作,则是由苏联空军的飞行员进行。

1966年6月22日,“里海怪物”沿着伏尔加河,从位于高尔基的工厂,秘密的运送到位于卡斯皮斯克镇附近的里海测试场。1966年10月16日,“里海怪物”首次飞行。这次飞行有个非常有趣的情况,就是驾驶“里海怪物”的,是设计它的两名设计师(不是苏联空军飞行员)。1967年,美国的卫星发现了苏联人的地效飞行器,由于其外形非常奇怪,且只在里海航行,所以将美国中央情报局先称其为“卡斯皮斯克怪物”,后称之为“里海怪物”。

“里海怪物”

后来,苏联不断的对“里海怪物”进行了长达15年的测试。在这15年中,“里海怪物”出现过两次事故。第一次是在1969年,因海面大雾,飞行员无法分辨地平线导致大浪拍打机身出事故。另外一次是在1980年,因飞行员操作失误,“里海怪物”摔在海上,虽然没有人员伤亡,但是“里海怪物”损坏了。后来,苏联人没有对其进行打捞,也没有建造第二个。

“里海怪物”项目最后被取消,主要是因为这种飞行器有以下两个缺点:

1.做为一种永远低飞的水上飞机,它非常惧怕大风浪。在飞行过程中,随时有被海浪拍入海中坠毁的风险,这就意味着要想在大洋上使用它,是不切实际的想法(苏联人当时想将“里海怪物”用来执行军事任务,例如运送兵员,但是一旦出现事故,将造成重大伤亡)。

2.长期在海上飞行,海水的盐分会腐蚀飞机蒙皮。这样维修保养成本将大大增加(当时的材料还无法克服这一难题)。

后来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研制的MD-160地效飞行器

虽然“里海怪物”最后被取消,但是它为后续的一系列地效飞行器研发,提供了大量的宝贵数据。例如20世纪80年代中期,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研制的MD-160地效飞行器。这款地效飞行器,在研制时,就使用了不少“里海怪物”数据和经验。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自动采集免费视频分享网站,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本站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留言反馈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5·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