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主要人物「桃花扇中几个人物国破家亡路在何方」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950更新:2022-09-03 03:03:07

其实《桃花扇》是一部历史。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吊死煤山。接着是吴三桂勾引清兵入关,李自成退兵河北,明朝宣告灭亡。这时候,清兵还来不及占领和统治南方大部地区,于是南方的一批明臣又挑出了个皇室后裔朱由崧充当皇帝(即所谓弘光皇帝),在南京又支起了摊子,史称南明。

谁也没有将抗清的大事放在心上,于是,清兵一路长驱直入,四月中旬,直逼扬州城下。

史可法困守孤城,部下纷纷投降,他以四千人之众,抗击数万清兵。四月二十五日,扬州陷落,史可法以身殉国。五月初一,清兵列阵长江,南明江防驻军全部溃逃;当京口溃兵逃回南京时,南京大为震惊,而那个昏皇帝尚沉醉在酒宴中。十日半夜,他骑马逃出南京。十一日,马士英以四百贵州兵为护卫,挟逼朱由崧的母亲及妃子逃往浙江。

此时的南京,上无可忠之君,下无主事之臣,内无守城之将,外无勤王之兵,已经成为清兵的囊中之物。十五日,多铎进驻南京,于城北扎营,南京随即陷落,仅仅支撑了一年的南明政权,就此土崩瓦解。

《桃花扇》故事就在这种动荡的社会形势下展开,各阶层的不同人物就在这种社会形势下或以血明志或随波逐流或悲壮激烈或苟且偷生……

在太平盛世,大家都可以争先恐后的高谈“爱国”“爱家”“立场坚定”“忠贞不渝”。到了国破家亡的紧要关头,每一个人都需要做出“我往何处去”的选择的时候,事情就不是说几句话那么轻松了。

先来说说钱谦益

一提到他,就会想起一句话:“水太凉。”

说他是个人物,其实在这出戏里他从来没有出过场,只是通过别人的口提说过他。钱谦益官至礼部侍郎,不幸遇上动荡的时代,先是李自成攻破北京,接着清兵入关,势如破竹,眼看就要打进南京城了。此时此刻,尚留在南京的明朝大臣们,大体可以有三种选择:一是抵抗而死,二是逃命而生,三是投降而荣。钱谦益究竟何去何从,尚犹豫不决。

钱谦益有一个爱妾叫柳如是,小柳力劝钱大爷以身殉国,钱大爷慷慨答应,并且大张旗鼓的对外明志,然后率领家人故旧乘船常熟的尚湖,声言欲效法屈原,投江自尽。可是从日上三竿一直磨蹭到夕阳西下,钱谦益凝视着西山风景,探手摸了摸湖水,说:“水太凉了,怎么办呢?”终究没有跳下去。反倒是柳如是奋身跳入水中,不惜一死。因此我在看到一些人举起拳头发誓的时候,就在想,不要光看怎么说,还要看紧要关头怎么做。

说了钱谦益,回过头来再来看《桃花扇》里几个出场的角儿。

关于侯方域与李香君。

侯方域生于官宦世家,复社文人,其与李香君相爱似乎没有什么感情基础,仅仅是得知李香君的名气——名士嫖名妓,也算门当户对——当然也因为看得起李香君的才艺和美貌。侯方域的嫖妓,与如今的某些官员的嫖妓,貌似不在一个档次,其中缘故,不便细说。

李香君之爱上侯方域,不光是看上了侯哥的风流倜傥,更看中侯哥是复社文人,这一点印证了李香君生活理想的非同一般。至于血溅纱扇,点染桃花,坚守妆楼,则足以让五尺男儿汗颜,更让一班见钱就上床的女人倍感羞愧。侯方域要迎娶李香君,得到落魄官员阮大铖的帮衬,而李香君却不愿意跟阮大铖之流为伍,竟把阮大铖送来的嫁奁丢出,还狠狠的教育了侯方域一顿。

侯方域如梦初醒,才真正看到了一个性情刚烈、看重节操、不畏权势的李香君。李香君的“却奁”也就彻底得罪了阮大铖,给后来的阮大铖公报私仇留下了伏笔。当然,阮大铖捕拿侯方域,也不仅仅是公报私仇,同时也是明朝的政治需要。

1644年前后,明朝既要面对农民起义军的进攻,又要抵御北方清兵的骚扰,形势岌岌可危。即使这样,朝廷仍然没有停止对东林党和复社文人的迫害与剿杀。侯方域为了避祸,与李香君走散。投军之后,作为一介书生,作用甚微,却总是疲于奔命,最后不得不躲进深山,与朝思暮想的李香君虽然重逢,却各自修道,永无相聚之日,不免令人扼腕。

个人的命运,最终强不过国家命运的冲刷;即使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在残酷的政治斗争中也不堪一击。

关于阮大铖与杨龙友

阮大铖,一个会写戏剧传奇的典型文人,落魄的时候显得可怜兮兮,希望结交几个复社朋友,进而洗清自己的“冤屈”,却屡屡被奚落,被拒之门外;后来靠逢迎谄媚攀扯关系重新起用,就借机消灭异己。在政治这部绞肉机里面,文人不仅仅是“相轻”那么简单,而一样是互相倾轧,水火不容。

在清兵南下时,阮大铖选择了投降保命,最后还是被清兵所杀。

杨龙友,一样是文人,其操行却与阮大铖大相径庭。他跟马士英是亲戚,却不与马士英同流合污,跟阮大铖时常行走,却没有阮大铖那样的奸邪。杨龙友平时为人低调,处事中庸,在国破家亡的关头却显出了他的民族气节。

弘光帝偏安南京以后,杨龙友任兵备副使,南京陷落,从明宗室唐王朱聿键起兵援衢州,兵败被杀,也算是为挽救明朝而献出了生命,保全了名节。

关于柳敬亭与苏昆生

柳敬亭,江南知名的说书艺人,说书技艺高超,跟复社文人交往甚密,谈古论今,颇有见地;在国难当头之时,敢于冒生命危险去当说客,去送檄文。后来,社会最终没有他的容身之地,做了一个渔翁,与苏昆生河边唱和,潇洒度日。也可以说,是他们找到心中的桃源,抛弃了那个污浊的社会。

苏昆生,一个教歌妓唱歌的教师,音乐是高手自不必说,光是自编自演的《哀江南》就不得不让人敬佩。尤其是《哀江南》的最后一曲,更是精彩: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这哪里是在唱歌,这分明是对南明王朝的凭吊,对国破家亡的深刻反省!

值得一说的人物还有几个军官

比如史可法、黄得功、马士英、左良玉、许定国、刘泽清、田雄、高洁。有为国尽忠、含恨而死的史可法、黄得功、左良玉,有心地狭窄、内讧被杀的高洁,有侍宠擅权的马士英,有阴险狡诈的许定国;更有刘泽清与田雄之流,见风使舵,竟然把自己的主子弘光帝作为礼物献给清朝以邀功请赏,真是匪夷所思,可耻之极!

马士英在南明朝廷大权独揽,干的都是大事,有一件小事却也值得一提。1645年3月19日,值崇祯皇帝吊死煤山一周年,南明新朝安排弄一个祭奠仪式。参加祭奠的大小官员,都要哭上几声,以表忠心。看去煞有介事,到底是真哭还是假哭,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明白。倒是马士英几句唱词道出真话:

旧江山,新图画,暮春烟景人潇洒。出城市,遍野桑麻;哭甚么旧主升遐,告了个游春假。

原来借此机会出去踏青,出去兜风,出去春游!历史已然翻新,许多套路却如此雷同:今天也把开会当休闲,把醉酒洗浴当公务,把出国旅游说成“考察”,把出门兜风说成“调研”……到了每年的9月9日,又有几人能够记得是谁的忌日?当此时,新人不哭,旧人也忘哭了!

说了马士英,我们再来说说弘光皇帝。

明朝的皇帝没有几个象样的,到了崇祯,大明王朝也该寿终正寝了。它的灭亡,是历史的必然。弘光帝朱由崧,在明朝皇帝系列中,是一个编外人物,却集中了明朝皇帝的一切劣根性,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纨绔子弟。在国难当头的严峻岁月,他毫无抗击清兵、重整帝业的打算,终日沉溺于酒色之中。他的宫中有一副对联:“万事不如杯在手,一年几见月当头”,这是一个什么人,也就可想而知了。这个小朝廷,连一点回光返照的迹象都没有,只是一派尸居余气。由今天的眼光看去,为了保卫这样的朝廷所做的种种努力都不值得,而且也无法挽回它必然败亡的命运。

自古以来,官府就是一口大染缸,就连一个小小的荣国府也是“除了门口那一对石狮子,没有一个清白”。当然也有例外,在朝为官也并非都失去了良知,如戏里的张薇。在崇祯皇帝殉国、众官纷纷逃散的情况下,张薇冒死坚持料理皇帝后事;更为可贵的是他宁可弃官归隐,也不愿加害复社文人,“舍了那顶破纱帽,何处岩穴着不的这个穷道人”。

在社会动荡、前景不明的局面下,路到底在哪?张薇的出走归山,也为我们指出了一条远离尘世也远离尴尬的道路。张薇曾经在现实中努力的抗争,但事实证明是徒劳;曾经在思想上极度的困惑,但事实证明是自扰,最终的结局只能是“明荡荡大路劝你早奔逃”,以一种出世主义的旷达与虚无来摆脱现实的矛盾,最终形成一种在精神上逃避现实、自我麻痹,在肉体上又顽强存在的复杂世界观。

妓女李贞丽、卞玉京、叩白门、郑妥娘,清客丁继之、沈公宪、张燕筑,等等,与苏昆生、柳敬亭一样处在社会底层,他们在社会变迁的大潮中,都一个个清者自清,浊者自浊,随波逐流,身不由己,走向了各自的去处。

读罢戏文,感慨良多,俺也学学孔尚任老夫子,在此胡诌一首警世歌。歌曰:

太平时节,莫将那好话说尽;国难当头,你是忠是奸,泾渭分明。别看你着紫袍,掌金印;别看你耍大牌,作威福,前呼后应。风雷动,大潮起,沙淘尽,一波流芳百世,一波身后骂名。往事堪惊,把兴亡细审,亦不过日落西山隐,食尽鸟投林。这世界,似蜂巢蚁穴,忒纷纭;桃源梦醒,知何处,柳暗花明?

(《桃花扇》中几个人物:国破家亡,路在何方)

推荐:

欢迎访问头条号《悦读圈》

投稿邮箱:

顾问:朱鹰、邹开歧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自动采集免费视频分享网站,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本站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留言反馈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5·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