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870更新:2022-08-11 20:27:57
警钟长鸣
反腐倡廉
警钟长鸣
老奶奶
夕阳已经落下去了,湖水在微风吹拂下,荡漾着胭脂的颜色。
李奶奶花白的头上、脸上、肩上也像是洒满了一层胭脂般的色彩,她荷着一把湖乡惯用的薅锄,正待回百米开外的那户自家的瓦房去。此时,莲花洲东堤畔那块两分棉田的杂草已被除去了一大半。她走到垅头,拾起那个精美的保温杯,提在左手上,压在锄把上的右手弯曲着在额头拂了一下汗水,迈开了脚步。她今年虽已年满80岁了,但眼不花耳不聋、腰不弯背不驼,一米七多的个子,身板清矍,精神健旺,要不是那头白发泄漏她年龄的秘密,从她的脸上看来,最多只像六十开外的人。
李奶奶只身来到禾场时,大花狗即摇着尾巴迎了上来,又是嗅脚,又是迎跃;小花猫却懒懒地睡在鸡笼上,只有两只孵出不久、拳头般左右的小鸡还在笼口前叽叽叽地叫着,其余的鸡大多都已入笼了。她将薅锄靠在树架旁,向鸡笼走去。大花狗跟在她的脚步后,两只小鸡见花狗来了,连忙窜进了鸡笼里。她伸出右手顺手将鸡笼门关了,放下保温杯后,又提着水壶浇灌盆景,喷头几股细细水流喷到花和叶上,晶莹的水珠一串串向下闪闪落去。浇完了,她洗了洗手,重新拾起保温杯又转身走向厨房。
她打开了一个旧冰箱的门,从里面将正午吃剩的有荤有素的几个菜端到灶沿旁,然后将冰箱门关上。她端起水瓢向锅里放了一些清水,顺手拧开了液化汽火炉,蓝色的火苗窜舔着锅底。她将铁锅涮洗了一遍,将锅沿旁的菜逐一热了热,再将高压锅里的剩饭也放到锅中炒热了,关掉灶开关,拉亮电灯。她把两条小鱼用筷子赶到猫碗里,又将几块肉骨头倒到狗钵子里,最后才在桌旁一人坐下吃起晚饭来。
那块种棉苗的土,原本是一块荒地。李奶奶从城里孪生的大儿子处回来后,就独自将废堤旁的这块荒地开垦了出来,种植棉苗。李奶奶不缺吃穿,不缺钱花,只是因为劳动了一辈子,憩下来就感到不自在,见那块地荒着,来来往往见了心里过意不去,就做出种棉苗的决定来。她自小生在一个姓胡的穷人家里,父母信佛,生她前,母亲梦见莲花入怀,十月以后她降生了,取名胡莲花。几岁时就长得人见人爱。因为她母亲做了那个梦的缘故,后来便送她与那些同龄的男孩子一道上私塾。私塾老师是一位留过洋的先生,因躲兵难,才到乡间莲花湖洲小村里来教书度日。他对聪明伶俐的她格外关心,她的成绩也总是男孩子不能企及的。读了几年书,什么《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等一些书,不但能写会读,而且倒背如流。家里只有她和一个弟弟,父母年纪也大了,她的老师后来到大城里教书去时,征求她和她家里的意见,要她去上新学堂。她没去成,一是因为家里穷,二是一个女孩子出去不便,就留下来了。父亲种地,她后来跟着干,待十七、八岁时,却像一个男子汉了,什么活儿都捡得起。十九岁那年,她与湖洲村东的健壮后生李龙结婚了。大家都说,李龙这小子福份不浅,娶了一个仙女回家。解放那年十月一日,她生下了一对孪生子,取名叫大虎、二虎。
李奶奶收拾饭桌时,圆圆的月亮已经挂在天空,洒出如银的光辉,照得大地如同白昼。她索性拉灭了电灯,抽了一把竹椅坐到了禾场里,挥动着蒲扇。坐了一会儿,房中的电话铃响了起来。逢年过节时,电话一个接着一个,远方的大虎、二虎和孙子孙女们,这个打电话问安后那个又打电话来问安,一个接一个,有时说得口干了李奶奶还要不时喝上几口茶水。她站起来,拉亮电灯,去接电话。电话是孪生子二虎打来的。二虎在市里当书记,不管工作多忙,隔两天总是要打个电话向母亲问安的。二虎媳妇和他们儿女也经常打电话来问候。早些年,二虎和媳妇硬是就将失去老伴的母亲接到城里。可一生在乡村呆惯了的李奶奶住了半年,就憋出了一身病似的,几次到医院又查不出病。李奶奶说上什么医院?我这身贱体哪能闲着,回到莲花洲就好了。二虎一家拗不过,只得派皇冠车将老人送回了莲花洲老屋。不久,孪生子大虎在外省里升了厅长,也把老母亲接到外省家里去了。老母亲不愿去,大虎和媳妇说是接老人住一住,什么时候想回莲花洲老屋来就送回来,决不强留。这样,李奶奶才答应上小车,霸蛮住了不到一个月,又回到了老屋里,去侍弄那些鸡呀、猫呀、狗呀,还有房前屋后的那些花草。得空时,就张家走,李家串,与那些老人们闲谈,自乐融融。可大虎十来天没有打电话回了,这小子,忙什么去了?再忙,打个电话又能耽误多少工夫呢?
圆圆的月亮洒下清辉,也洒下了一丝丝凉意。李奶奶起身,一手搂着小花猫,一手拿着蒲扇柄靠在椅杠上提着椅子,回到了屋里。她不开电灯,坐在靠窗的床边上,两眼注视着明亮的窗外。月光透过窗棂,如水银一样洒在地上,洒在床边,洒在她和小花猫的身上。她想起了大虎和二虎,也没有为两个儿子的成长少操心。在“三面红旗大跃进”的年代,两个儿子长身体,饭量大,她几乎每天将自己的饭全部匀给了他们吃,而自己却去寻菜沥煮后充饥。当自家房前屋后的那些桃、梨、枇杷、枣、桔、柑等成熟时,十里八村的人几乎都尝过。虽然有时只有一两个水果,但给人能应急解饥。那些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莲妈妈”,那些大人们都敬佩地称她为“莲支书”。有次,她趁上城里开会的机会,给大虎、二虎各买了一支钢笔和两瓶蓝墨水,邻家的狗旦子却因买不起笔几天没做作业,她便将一支钢笔和墨水送给狗旦子。狗旦子不敢接,她鼓励狗旦子要好好学习,向大虎二虎看齐,将来掌握了本领建设祖国,狗旦子这才点头接了。她也经常到一些学校去作有社会意义的辅导报告。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担任了多年大队党支部书记的她,带领社员,平整田地,开挖渠道,种植水杉,大种粮棉,成为全国的先进模范。就是在缺粮少米的时候,她也是号召大家种蔬菜,栽果树,挖湖藕,帮助大家度难关。两个儿子十八岁那年,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入省城学府,成为十里八乡的唯一一家有两个大学生的家庭。这时候,李龙已转业到县里一家机关担任副局长,每个月也难得回家一次。家里年迈的公婆,她都照顾得非常好,是名副其实的里里外外一把手。
李奶奶将目光从窗外收了回来,拉亮了电灯。灯光下,一架彩电摆在柜子上,一套VCD放在彩电旁,上面还有一叠京剧和花鼓戏的碟片。墙上有两块一米见方的大像框。一块像框里全是压模了的黑白照片:里面不但有她和丈夫及孪生儿子各个时期的照片,而且还有许多她当模范时戴大红花的照片。看着这些照片,她的眼前就浮现出丈夫、孪生儿子的音容笑貌,尤其是大虎和二虎。那时,孪生兄弟学雷锋做好事,队里有两户五保户,大虎和二虎每人包一户:包担水、劈柴、打米等。二虎没有大虎卖力,有时偷懒,一是常有大虎护着他,二是母亲也管不到位。她给儿子两个包的五保户家做好事谁胜谁输当裁判,常常是二虎挨她的训。在兴唱样板戏的年代,她常常跟着收音机学唱,后来大队组织宣传队,她还去当教师,教宣传队员唱京剧。她是抓革命、促生产和抓宣传、促生产的标兵。大虎和二虎从省城回来时,也还常陪母亲唱样板戏。大虎和二虎回单位以后,也成了唱样板戏的骨干,受到领导的重视。大虎和二虎从小受母亲的教育薰陶,在下基层挂职锻炼时,也像母亲一样,吃苦耐劳,巧干苦干,成为一方受人赞扬的人物。墙壁上另一块大像框,全是彩色照片,有他们的全家福,上面有十多个人,一个个喜笑颜开。大虎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全在美国留学过,且一子一女定居在那里了,一个儿子在省里某研究所。二虎呢,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在外省的两个县里当副职,经常电话不断,向奶奶问安。她说自己是一个贱体,一天不活动、不劳动,骨头里就难受,总要活动活动才舒畅,所以在城里过不得,非要回她生活了几十年的莲花洲老屋里。老屋外的十里八村,到处都留下过她劳动的汗水和她健美的身影,每一个人,连小孩子都与她相知相识相亲。如今到乡间走一走,无论是谁遇到她都是李奶奶前李奶奶后,就像几十年来十里八村的人都是一家人那样。自己象庄稼,离开了泥土就蔫了,就没精神了。那城里的楼房、水泥路面,对她就像是泥土以外的东西,总是亲近不起来。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在那宽敞明亮豪华金贵的城里,现在那在外国的孙子还为她添了曾孙。她虽然有亲人生活在看不到泥土的城里,但是她不知怎么的,就是只爱这栋已破旧的乡间老瓦屋。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叶一花,都似乎藏有她和丈夫、儿子几十年的一切。只有生活在这里,她就像鱼儿生活在水里一样,那怕在岸上有更美好的东西诱惑,但不能像水那样适合自己的爱好、习惯和一切。自己的美好回忆,就在这屋里屋外、屋前屋后的空气中。
李奶奶那双大眼睛,虽然没有了年青时的光泽,但是还是有着炯炯的目光。她望着像框里大虎和二虎两兄弟五十岁时的照片,心里想:这就是那两个争着要搂着自己脖子睡觉的傻小子吗?在二虎家的那半年中,二虎不管工作多忙,总是推掉那些能推掉的应酬回家来陪她吃饭,二虎媳妇也是尽量陪着自己,只要在家里,孙儿孙女也忘不了奶奶前奶奶后地搀扶着,因为孙儿孙女那时都由奶奶带过的。不过,她总是甩开手说:奶奶还没有老到那样子哩。二虎在家时,那架电话经常响个不停,也特烦人。住在二虎家,来来往往的领导都和蔼可亲,也没见哪个提着大包小包来的。她无事时,除了在机关院子里的树木花草丛中散步外,有时也到院子外面不远的街道上走走,也从没有听到过关于二虎和二虎家的什么议论。她只想在没有人认识她的情况下,听听大家对二虎及家里的评论。二虎有时也带着她和家里人到宾馆酒店去吃那些她从没有看到、从没有吃过的什么海鲜席,但吃过后都是二虎要媳妇自己掏钱埋单。有次在外吃饭,二虎倒了一小杯酒递给母亲说这茅台酒您怕是没喝过吧?她接过杯子端在鼻前闻了闻后,抿了一口说:傻小子,这酒我比你喝得早多了,当年赴朝慰问前,贺老总就敬过我的呢。席上的家人只是一个劲地称赞她,可她就是在城里住不惯,要回莲花洲。
李奶奶她看看像框里的二虎后,又看看大虎。这两个儿子太像了,要不是大虎嘴唇边有一颗黑痣,就是她这个做母亲的也分辨不清谁是大虎谁是二虎。那时,大虎二虎十来岁时,两个人夜晚睡在竹铺子上,喊他们起来撒尿时,要用手摸一下嘴唇边,有痣的就喊大虎,无痣的就喊二虎。大虎二虎三、四岁时,她夏天一次回来晚了,在月牙光下给两个儿子洗澡,因没摸他们的嘴唇,却将大虎洗了两次澡,而二虎一次也没洗,是二虎第二天身上还有泥巴在才知道的。大虎对母亲非常孝顺,也没有二虎顽皮。那年大虎将母亲从莲花洲接到外省省城家里。大虎刚当上厅长,那个发达省分全省的高速公路的建设和交通网络的发展,他操碎了心。他每次都是亲自开车来莲花洲将母亲接到家里,嘱咐媳妇后就十天半月见不到一次人影,电话却是每天要打一个向母亲问安的。大虎家吃饭呢也不像在二虎家,只有几餐到宾馆酒楼吃,而是天天餐餐安排在宾馆酒楼。那些豪华的地方她都去腻了,从未见过大虎媳妇埋单过。大虎一回家,来来往往的人总是走时留下一些大信封,也不知哪有那么多办不完的公事,材料还要送到家里看?她总是不解,多次对大虎说:儿呀,你可要注意呀,(身体)垮了的话,可是自己的哟,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嘛!大虎总是回复:您老放心,我吃得消的。她每次来大虎家,总见是这样,就对大虎说:你老是这样,我就是在莲花洲也不放心呀!如果不是大虎和二虎每年总有一回要接去小住,她是不愿离开莲花洲一步的。面对儿子儿媳们的孝心,怎好违拂了他们的心意呢?
李奶奶看着像框想了一阵,放下了蚊帐,熄灭了电灯,在床上躺了下来。她觉得筋骨舒展,也觉得有点累了,于是便呼呼呼地进入了梦乡。小花猫躺在她的身边。大花狗在禾场外,对着远处的灯火和人影,时不时地传出几下吠声。
李奶奶走到外面,侍弄了一下花盆,什么时候花盆里长出了一株樱粟?她毫不犹豫地伸手拔掉了。她不喜欢欣赏这种毒草日后开的花。当她荷锄准备走向棉地继续昨天的薅草时,屋里电话铃响了。她放下锄头和手中的保温杯,回屋拿起听筒,里面传来孙女的声音:奶奶,大伯“双规”了。她听到这里,眼前突然一黑,脑袋似乎一炸:这怎么可能呢?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她坐在了地上,独自抹着眼泪。
好一会儿,李奶奶还是起身荷锄来到棉地里。她是又喜又悲,一边薅着草,一边想着儿子,心里在问:一样的大地,为什么会长杂草,更会长庄稼;一样的盆景,为什么会生毒草,更会绽香花;都是母亲所生,为什么大虎会被“双规”,二虎却在作演讲?……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正在热播,总共73集,但目前只演到30集,还有一大半正在路上,所以,要想知道盛老太太的结局恐怕尚需时日,不过,眼下网上有很多文章已经在披露剧情了,简单看了看,基本上沿用的都是同一个自媒体号的说法,那就是盛老太太被大娘子下毒毒死了。
真是这样吗?
其实不然,下面结合原著,给大家做下分析介绍,估计电视剧在这方面不可能会有大的改动,所以本文有剧透嫌疑,慎看。
大家都知道,这盛老太太虽然是盛家的老祖宗辈分,但却没有留下自己的亲生骨血,盛紘,也就是盛家老爷,并不是她的亲生儿子,而这盛紘,对待嫡母的态度可以用不咸不淡来形容,这也就为后来王若弗也就是大娘子敢纵人下毒害老太太留下伏笔。
大娘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按理说,她并不是心狠手辣之人,虽然有时说话口无遮拦,心中又是极度瞧不上庶出的明兰,和自己的婆母面和心不和,但也不至于狠毒到这种地步啊,原来,她是受了自己姐姐康姨妈的撺掇。
这康姨妈又为什么要算计盛家的老太太呢?说来还真是阴险,表面上的理由是帮助妹妹出气,因为大娘子在盛家不能做到一碗水端平,又没什么当家理财的才能,所以被盛老太太“治得死死的,动辄斥责处罚”,而自己的儿子结婚后,儿媳妇对她也并非百依百顺,实是活得窝囊。这一切,大娘子都将怨恨的根由洒向盛老太太,而盛老太太偏偏身子骨非常硬朗,这样下去,不知道得熬到猴年马月才能翻身,所以,大娘子的姐姐便给她出了个主意,把从白果生的芽里提出的汁液揉进点心里给老太太吃,这东西剧毒,若是吃上两块,便可能不治而亡,可是,既然当做馅料揉进了点心,那就很难被人发现。
不得不说,康姨妈这一招太损了,更损的还在后头,前面说过,帮助妹妹出气这只是表面理由,实则她还有更深层次考虑,一旦老太太升天,大娘子王氏全面执掌了盛府家事,这康姨妈便可以“拿捏着这把柄,时不时要挟一番,不论是人,是钱,怕王氏什么都得答应了。”
幸好,盛老太太有一个从小养大的孙女——盛明兰。
明兰此时已嫁入侯爷府,成为顾家主母,听闻祖母病重,心急如焚前来探望,当从医生那里得知点心馅料里的秘密后,怒不可遏,叫人带上自己侯爷府里的侍卫,把盛家大门叫开后,从里面堵得死死的,一个人都不许放出去,为的就是查明真凶,防止有人通风报信。
果然,在明兰一步一步逼问之下,做贼心虚的王大娘子供出了实情,盛紘虽然恼怒女儿这样做自己很没面子,但相较于老母亲被自己婆娘下毒传出去后的恶劣影响,实在是算不得什么,再说,明兰已经考虑到了盛府的颜面,是派人从里面堵的门,外人根本看不出府内发生的一切。
盛紘大怒,明兰又让人将康姨妈诓来,一番盘问质对,真相大白,后来,明兰的哥哥盛长柏和夫君顾廷烨都赶了回来,长柏此时已在朝中为官,同样心疼祖母,恨极了康姨妈,力主将康姨妈交由慎戒司关押,这慎戒司一旦进去,没有皇上命令,终身不得再出来,所以,康姨妈算是在此处终了此生了。
而对于自己的亲生母亲,盛长柏以辞官相胁,也秉公做出了处置,让她回老家宥阳,在盛氏家庙里修行、吃斋、念佛、悔过,期限十年,待十年后想明白了,再重回京城盛府侍奉祖母。
最后,说一下盛老太太,幸亏当时只是尝了尝那点心,虽然中毒,但不至于要命,又加上请来的医生医术高明,经过一番调养后安然无恙,再后来,盛长柏放了外官,带着祖母一同赴任,这老太太心中欢喜,一辈子困在盛府屋檐下,儿孙满堂,可没有一个和自己有血缘关系,又历经此难,真是感到憋屈,如今长孙慈孝,带自己离开这桎梏之地,天高海阔,无拘无束,岂不开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