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522更新:2024-11-24 04:59:49
整体上来看,这部剧算是对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一副速写图
老农民是根据高满堂的小说《老农民》改编的。以1948年麦香村的“土地革命”为开场,到2008年“土地权证”发放为节点,讲述了近半个世纪以来,这个村的“农民”不懈追求幸福的历程。目前的电视剧能从农民角度来讲述那段历史,相对真实地来描述这样一个敏感的话题,也是从未有过的。以60集的容量来描述半个世纪,多数人有记忆的历史,是很不容易的。
整个故事,围绕发生在“土地”的故事,大方向上是与历史重合没有遗漏的,但是涉及到剧情细节和故事深度,整个讲述大多点到即止。真实性是有的,但是细节上的真实性以及事件的全面性,在剧作容量以及话题敏感性面前,就真的差了好多。
以“集体”角度来看待历史事件
以集体来描述故事,并不刻意树立极端的好恶来做标靶,更容易关注历史本身。
从1948年土地革命—生产互助组—大炼钢—大跃进—人民公社—抓资产阶级尾巴—文化大革命……,在诸多历史文献,民间传说以及各种影视剧作,文艺作品中,对于这段尚存记忆的历史,观众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尤其是在大众还存在记忆的时代,任何一个节点拿出来,普通人都能说出一个事件一个故事。先不说能不能以60集的容量来描述跨越半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仅仅一个节点上,不同地域不同人群又有多少不同的故事?!
麦香村,那些农民只能是这个历史长河的缩影,而且是最普遍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缩影。所以,总会有观众一边看着电视剧说,是有那么一回事。一边又会说,事情才没那么简单呢,也没那么容易。
就拿“大跃进”这件事来说,有没有这回事?大家都会回答有啊,甚至还有人会说出诸多细节。在老农民里,对这件事详细描述了,但是却弱化了事件的主观性。村主任大跃进吹出去亩产10万斤,那不过是在县里气不过别人的吹捧的刺激喊出的数。把其他地里的麦子移到一个地里,然后现场测量“造假”亩产小麦,也是为了补救这个“口误”的无奈之举。
这件事里,导演和编剧并没有拿出一个“反派”形象来让大家做标靶。
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尤其是在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事件里,导演和编剧并没有塑造一个极端喜欢和极端厌恶的角色,作为时代背景下的标靶。整部剧,更倾向于用“集体”来回答时代的问题,来回应那些走过的“弯路”。
如此作法,向观众展示了一个非常忠实和全景式的作品。
以“戏剧”角度来着墨真情实境
戏剧性的演绎,演员们演技的张力,让这个故事的讲述深入人心。
老农民这部作品的成功离不开演员的演绎,尤其是陈宝国的牛大胆和冯远征的马仁礼,同时还有牛莉的灯儿和蒋欣的乔月。麦香村的故事,也是这几个人复杂的“爱情故事”。再加上吃不饱、小转儿、三猴子的精彩奉献,让麦香村这个集体的凝聚力展现的张力十足。
印象最深的有两处,这两处戏剧性的出力,让人久久难忘。
第一处是开头,牛大胆要娶灯儿,彩礼是六斤麦子。相信现在大多数的观众,会和我的感觉一样,六斤麦子那是多么容易的事情啊。但查了资料才知道,麦子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1948年那个年代。那时候小麦亩产100-200斤,作为佃户,每年收的麦子基本上全部交给地主了。也正因此如此,为了这六斤麦子的彩礼,最终还闹出了人命。牛大胆和灯儿这对苦命鸳鸯注定经历半个世纪的遗憾。感觉并不比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差太多。那个剥削的社会,不管有谁来美化,这个赤裸裸的事实都无法掩盖。六斤小麦,竟然要了一个人的命,毁了两个人一辈子的幸福。
第二处是文革后期吧,时间经历近30年了,吃不饱依然吃不饱。在开头土地革命的时候,周义虎告诉吃不饱,日子会越来越好的,三年内一定让你吃饱。甚至当场就许下了让吃不饱吃饱的承诺,那天吃不饱吃了六个大馒头。但是这六个馒头成了吃不饱未来三十年间唯一吃饱的一次。文革后期,各种规定严格限制了农民的手脚,却还在吹形势一切大好。牛大胆、马仁礼等用计把下乡视察的周义虎骗到了吃不饱家。看到农民手里“喜滋滋”捧着的是难以下咽的高粱馒头。周义虎这位领导泪目了,当时吃不饱喊出了“为什么吃饱饭就这么难呢?”30年了,这个承诺竟然没实现,到底是为什么啊?当时这个发问,直击我心底,瞬间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