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945更新:2024-11-24 04:41:43
说起民间艺人吴明月先生,在浙南闽东等地真是大名鼎鼎了。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播放他的专访片,让浙南闽东戏曲界同行开了眼界,美国坦普尔大学教授到他家采访,让偏僻乡村第一次迎来了外国人,大家至今还为他感到骄傲与自豪呢!
由于布袋戏是方言戏,演出地区只局限在苍南、平阳、泰顺、文成、玉环以及福建的闽东等地区,此范围之外戏路不宽。布袋戏,要想繁荣发展,打开局面,必须改革创新。吴明月先生还为布袋戏的发展开了一剂良方:一是在语言上进行改革,保持闽南语特色,推广普通话;二是使用电脑幻灯技术,打上字幕,让观众进一步了解剧情;三是组织编剧人员,进行现代题材的布袋戏剧本创作;四是进行表演艺术的创新,同时加强艺术评论和研究;五是加强艺人队伍的建设,扩大艺人队伍阵容,提高艺人队伍整体素质等等。看来,这些都必须请行家好好研究,还必须有大量资金投入。只有这样,布袋戏这门古老的艺术,才能开创更加美好的前景,以崭新的面貌走向未来,走向世界。
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文化部门责无旁贷。鲁迅先生说:“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为繁荣布袋戏艺术,吴明月先生表示:“我们艺人队伍首先要在正确的理论倡导下,积极开拓,勇于创新,做好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工作,使有着浓郁地方特色的布袋戏艺术得以与时俱进、走向新生。”他同时代表布袋戏艺人,呼吁各级文化部门,把布袋戏作为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列入保护范围,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经费上给予支持,积极推进布袋戏艺术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走市场化的道路,使这种优秀的传统艺术拥有更加美好的前景。
面对布袋戏的发展窘境,吴明月和布袋戏艺人们没有气馁。他们纷纷为布袋戏的发展出谋划策,提出自己的设想和愿望。首先要在语言上进行改革,即在保持闽南语特色的基础上推广普通话,以此来打破语言,障碍拓宽布袋戏市场。其次,使用电脑幻灯技术,在演出时打出字幕,让年轻观众能看得懂布袋戏。三是组织编剧人员进行现代题材的布袋戏剧本创作。四是加强布袋戏艺人群体的建设,培养布袋戏的新人。此次我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的举行,无疑也为布袋戏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吴明月和同伴们开始下工夫对表演的软硬件设施都进行改进。将原来长不到一米的戏棚增长到1.8米,在戏棚顶部安上了两个高音喇叭,艺人的嘴前倒挂着一个话筒。照明设备也做了两个改进,将原来的灯泡换成了数个小型舞台灯。木偶也整整大了一倍,面部的雕刻和衣着的制作也都比以往精良了许多。经过艺人们不断地推陈出新,吴明月的演出一场接着一场一年之间几乎没有空闲,布袋戏似乎又再现了当年的风光。
吴明月先生在演布袋戏之余,还自学了渔鼓艺术。虽然没有专门拜师学习渔鼓,但他觉得,作为一个民间艺人、一个渔鼓艺术爱好者,作为苍南县戏曲协会副主席,他有责任有义务对渔鼓艺术加以抢救和保护,如果渔鼓艺术在他任期内出现断层,他将对不起古人,对不起子孙后代。他说:“八十年代,苍南县渔鼓艺人还有20多个,布袋戏艺人有50多个,现在渔鼓艺人大都去世,留下来一两个,已经无法全面继承传统渔鼓艺术了,可以说苍南渔鼓这一流传几百年的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将濒临失传,这种民族民间传统艺术,也许我们的子孙后代只能在书上看到了。”说到这里,这位身高一米七二,体重八十五公斤的男子汉,竟然潸然泪下。
他曾经配合过共青团浙江省委组织的文化下乡,到革命老区五凤乡等地演出,配合温州市职业中专学校到灵溪镇江村进行“双千结对共建文明”文艺下乡演出,还参加过数十次广场文艺晚会。最近,他创作的渔鼓节目《赌祸》,应邀在温州市第五届曲艺汇演中亮相,并广获好评。如今,他已经成为一位集创作、表演于一身的多面手,一位多才多艺的民间艺术家。
不管文艺下乡或文艺进社区,每当他在台上表演,看到成千成万观众对他的节目投以热烈掌声时,他总是笑得象孩子一样天真。他非常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交流研讨布袋戏以及渔鼓艺术,非常乐意把自己掌握的表演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他多次表示,希望有年轻人加入他的队伍,使渔鼓、布袋戏这些民族民间优秀传统艺术得以弘扬,他说:“我还真想让年轻人进入艺人班子,参加演出,这样,我们的队伍就更活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