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号镇(北洋军的前身是什么?后来怎么样了?为什么叫北洋?)

来源:八戒影院人气:553更新:2024-11-24 02:23:30

北洋军的前身是什么?后来怎么样了?为什么叫北洋
甲午战争之后,清朝为了弥补战争损失着手建立一批新式陆军,先是由胡燏棻在天津小站训练十营定武军,1895年10月,胡调任津芦铁路督办,由袁世凯继任新建陆军督办,接手定武军,后改名新编陆军,主要军官由袁世凯亲友、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生和淮军旧部组成。1899年编入武卫军,组成武卫右军。这批部队在八国联军之役时,参加东南自保运动,保存实力,因此不像其他武卫军般损失惨重,战力完整的定武军在庚子拳乱后成为清朝北方仅剩的新军武力,1902年改名常备军,计划辖左右两镇,后扩编为三镇。1904年加入全国新军改编(计划全国36镇),常备军扩编为六镇,改名为陆军第一镇至陆军第六镇。原则属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管辖,称北洋六镇,也称北洋军。1916年袁世凯病故后因群龙无首分裂成北洋军阀。
北洋六镇原则上是属于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管辖的部队。驻地是:
一镇:北京北苑。
二镇:保定。
三镇:东北长春。
四镇:天津马厂。
五镇:山东济南。
六镇:北京南苑。
1906年秋天彰德会操后,袁世凯看出少壮派满人贵胄对训练精良的北洋陆军极其忧虑,为了避祸,只好提议把第一镇、第三镇、第五镇、第六镇的兵权改归陆军部大臣(铁良)直接统辖,以尚须训练为理由,留下第二镇和第四镇,请仍由直隶总督统辖。朝廷立准。
教官及部队长,为留学普鲁士学习军事的段祺瑞、冯国璋,及留学日本的王士珍;时间在1905年以后。人称北洋三杰。
北洋三杰中,民间以外号为龙的王士珍、虎的段祺瑞、犬的冯国璋,排出三人才能顺序。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北洋三杰领军南下与革命党人激战;战斗序列上,以冯国璋指挥步兵自京汉铁路搭载6万兵员于10月底先至武汉,展开攻击。11月初段祺瑞再点4万马兵、炮兵攻击金陵,王士珍负责粮草补给。
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双方伤亡合计超过万人,最后于1912年1月初,以北洋军收复汉口、汉阳,革命党则在武昌、西安、金陵、上海各地战胜。
孙文、谭人凤与黄兴主战,但宋教仁等人为免战争全面扩大提议谈判,袁世凯在密约(推翻清朝;担任总统)也赞同停战。
双方在湖广与两江集结近十万以上的部队,尤其以金陵的孙文与陈其美积极发动北伐,进军江苏北部和山东地区支援徐镜心等组织的活动。占领西安的井勿幕的六万革命党军,也企图出潼关跟河南的王天纵、山西的阎锡山诸军会师,意图攻击与革命党形成犄角之势,在武昌等地互相对峙的冯国璋、段祺瑞等。
但革命党内部意见对战和争论不休时,袁世凯已与北洋派军人用行动推翻清帝表示诚意,双方主和派顿时占有优势,孙文决议同意进行谈判收场。
北洋军大分裂:段祺瑞成为皖系军头,冯国璋成为直系军头统辖曹锟、吴佩孚部、张宗昌部(俗称张大帅);王士珍、黎元洪(原革命军军头)成为和事佬,有趣之民初政坛闹剧北洋内阁形成,粉墨登场。
新军最早可以追溯到1862年李鸿章邀请上海租界的洋人军事教官训练淮军,围剿太平军。
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原广西按察使胡燏棻奉清政府之命,在天津用西法编练十营定武军,分别为步兵三千人、炮兵一千人、马兵二百五十人、和工兵五百人,一共四千七百多人。次年胡燏棻调任平汉铁路督办。
袁世凯接手“定武军”,在天津小站训练部队,人称小站练兵。改为“新建陆军”,一切依照德国与日本的制度,由德国人为主的洋人监督,更把规模扩至七千士兵,参照德国陆军制度进行编制,并分立警、步、马、炮、工、辎等兵科。之后,被编为武卫军“前后左右中”五路中的武卫右军,跟随袁世凯到山东去镇压义和团运动。在那裏,袁世凯将三十四营旧军改编,命名为“武卫右军先锋队”,令武卫右军扩大至两万余人。
在新建陆军成立的同时,署理两江总督的张之洞也编练了一支名叫自强军的新军。这支军队也依照西式军队编练,步、马、炮、工等兵13营,共二千余人。后来自强军由刘坤一接办,到最后被袁世凯所收编,划归其武卫右军。
1905年2月28日袁世凯等奏请统一全国新军番号,提出“以陆军编号通国一贯,脉络相连”,并呈请将“所有常备军各镇拟即一律改为陆军各镇,以符名实而遵定制”。即全国各镇统一数字番号。新的陆军营制在北洋常备军营制的基础上略加变化而来,一镇计步、马、炮、工、辎共二十营,与日本师团的组织相似。第一批即以北洋、京旗两支常备军改编为北洋六镇。
1907年陆军部拟订了全国编练三十六镇的计划.
1911年清亡时,共计成立十四个镇、十六个混成协、禁卫军2协,以及几个独立标、营。
新军采取的是省区+番号的方式,如第一镇是“近畿陆军第一镇”,第八镇是“湖北陆军第八镇”等。
混成协在中国不算是战时编制。因为编练新军对于各省来说,财政花费实在太大,因此从河南新军开始,采取了变通办法,先成立混成一协,以后再扩为一镇。这个办法后在全国各地推广,于是出现了一批混成协。通常混成协按清廷定制,一般是步队一协、马炮各一营、工辎各一队,实际情况各省略有差别,不完全一致。
各省各自编练新军达到协的标准,呈请练兵处(后为陆军部)批准成协,如果审批通过则授予无数字番号的混成协(如“陕西陆军混成协”)或有数字番号暂编混成协(如“四川暂编陆军第三十三混成协”)。一部分混成协是以上的两种番号都经历过,如河南先成“河南陆军混成协”,再改称“河南暂编陆军第二十九混成协”。大多数混成协是准备将来扩编为镇的,所以都加“暂编”二字,只有从北洋六镇中划出驻守东北的陆军第一、二混成协不在此例。
各省编炼新军达到一镇的标准,报陆军部审核后授予暂编镇番号,如“四川暂编陆军第十七镇”。陆军部派员亲临校阅,若合格则去掉“暂编”二字,成为正规的陆军镇。至清亡,只有北洋六镇和湖北第八镇、南洋第九镇等几个镇是通过校阅的正规镇,其余各镇全属“暂编”镇。
北洋六镇是什么
镇,就是现在的师,是当时北洋军阀里最精锐的部队,大概有十多万人
北洋军的前身是什么?后来怎么样了?为什么叫北洋?
北洋军的前身称“新建陆军”,史称新军。
具体的说,北洋军是由清末甲午战争失败后天津小站练兵的“定武军”,到“新建陆军”,到“武卫右军”,再到“北洋新军”,发展而成的。

[新军,最早可以追溯到同治元年(1862年)李鸿章邀请上海租界的洋人军事教官训练淮军,围剿太平天国。]

“定武军” “新建陆军”
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1894年12月,清政府派胡燏棻(李鸿章赏识的淮系官僚)到天津马厂编练新军,后移小站,共编十个营4700余人,并聘请德国教官,名为定武军。
1895年10月,袁世凯接管定武军,改称“新建陆军”,扩充到7000余人,参照德国军制进行编制,并分立步、马、炮、工、辎等兵种。这也是所谓小站练兵的序幕。王士珍、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勋等都曾在此新军中任职,或由此发迹。

“武卫右军” “北洋新军”
新建陆军成立的同时,署理两江总督的张之洞也编练了一支名叫自强军的新军。后来自强军由刘坤一接办,到最后被袁世凯所收,被编进其武卫右军。
1898年10月,“新建陆军”改为“武卫右军”,直接受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节制。
被编为武卫军“前后左右中”五路中的武卫右军,跟随袁世凯到山东去,镇,压,义,和,团运动。在那里袁世凯将三十四营旧军改编,命名为“武卫右军先锋队”,令武卫右军扩大至两万余人。成为清政府拱卫京师和维持统治的重要支柱。此后扩充为六镇(相当于师),形成北洋军的基干力量。
从“定武军”到“新建陆军”到“武卫右军”,中国北方地区发展起来的六支主力部队就成为“北洋新军”。这就是北洋军的前身(主力)。其他地区的新军规模,装备均无法于北洋新军相比。因此可以说北洋新军乃新建陆军之主力。后世多有将“北洋军”当成新式陆军之统称。

其他地方的新军
[在组建和训练新军的时候,一些开明地方大员如张之洞、端方等,注重招收有文化的青年入伍,和招收留学生任军官,如蔡锷、阎锡山、许崇智等,这些知识青年读过书见识广,敢于持有不同政见,不同于旧军官兵愚昧效忠皇权。同时革命党人如黄兴、宋教仁等注重开展兵运,秘密向新军中输送革命分子。辛亥革命也可以说成是新军大起义。]
[清末,除北洋新军外,各地新军中只有湖北新军初具规模,有17000多人,核心是第八镇(师)、第二十一混成协(旅),其中三分之一参加了革命组织或倾向革命,成为武昌起义的主力。1906年清军改制,湖北新军被编为两镇,总兵张彪任第八镇统制,黎元洪任第二十一混成协协统。张彪是张之洞最亲信之人,妻子原是张之洞心爱的婢女,因此被称为“丫姑爷”。但张彪粗鄙无能,胸无点墨,湖北军界真正的佼佼者是黎元洪。]
前面说,北洋新军乃新建陆军之主力,相当于清末的中央军,其它地区的新军则属于地方军了。

“北洋军”
清政府原订计划以北洋新军为中央军、各省的新军为地方军,一共在全国编练三十六镇新军;到清朝覆亡的时候,全国已练成新军十六镇和十六个混成协(一说为十四个镇﹑十八个混成协),其中装备与训练以袁世凯的北洋六镇为最佳,遍布直隶、山东与东北。北洋新军的正式名字叫做“新建陆军”,原名“定武军”。袁世凯为新建陆军督办。主要军官由袁世凯亲友、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生和淮军旧部组成。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以武卫右军为基础,着手进行北洋常备军(简称北洋军)的建设。至1904年,先后编成三镇。1905年2月,袁再次提议统一全国军队番号,将原有常备军各镇一律改称陆军各镇。5月,以北洋常备军、京旗常备军和原武卫右军、自强军一部为基础,在京、津、鲁地区建成北洋六镇。凤山、王英楷、段祺瑞、吴凤岭、吴长纯、王士珍依次任第1镇至第6镇统制,共7万多人。袁还为新军培植骨干兴办各种军事学堂。
北洋军,产生于清末民初,是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建立和掌握的军队,北洋军的产生标志着中国旧式军队向近代化军队发展的重大转变。但由于这支军队始终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被长期灌输封建忠君思想,因而成为军.阀.混战、镇.压.革.命和奴役劳动人民的工具,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破坏作用。
1912年北洋政府改北洋军镇、协、标、营为师、旅、团、营,并大肆扩军,增编12个师、16个混成旅。1913年袁为.镇.压.“二次.革.命”,派4个师、3个旅及武卫军(张勋部)对南方.革.命.党人发动进攻,击败讨袁军,将原驻直、鲁、皖的北洋军势力发展到除滇、黔、桂及边远地区以外的长江以南各省。1912-1914年,北洋军先后在豫、鄂、皖、陕、甘等省.镇.压了白朗农.民.起.义军。1914年袁任命参谋本部次长陈宦为四川军务会办,并令其率北洋军3个混成旅入川。袁利用掌握北洋政府权力,极力扩大北洋军。至1916年初,北洋政府直辖和依附的军队共计33个陆军师、97个混成旅(含部分步、骑兵旅)、33个混成团(含部分独立步、骑兵团),总兵力达120万人,其中一半以上为北洋嫡系部队。随着北洋军实力急剧膨胀,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称帝,激起全国人民强烈反对。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高级将领在昆明发起护国战争。前往滇、川、湘、桂.镇.压.护国军的北洋军被击败,袁被迫取消帝制。



郑重声明: 八戒影院提供的资源均来自网络自动采集免费视频分享网站,并不提供资源的存储服务,如本站侵犯了你的权益,请给我们留言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留言反馈  -  百度蜘蛛  -  谷歌地图  -  神马爬虫  -  搜狗蜘蛛  -  奇虎地图  -  必应爬虫 All Rights Reserved ©2019-2025·八戒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