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无术,术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无道无术,下一句?下一句是: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拓展资料:
原文出自老子《道德经》:“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意思是:道指内在品德的修为,术是外在本领。没有内在也没有外在的人,等于废人一个。一定要接一句的话:则废之。
《道德经》,又名《老子》,是春秋时道家创始人老子的著作,记录了春秋晚期思想家老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主要论述了两个问题:“道”与“德”,“道”不仅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通常以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应必备的特殊的世界观、方法论以及为人处世之方法。总论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后面大部分论述修道之“德”。
名人评价
我觉得任何一个翻阅《道德经》的人最初一定会大笑;然后笑他自己竟然会这样笑;最后会觉得现在很需要这种学说。至少,这会是大多数人初读老子的反应,我自己就是如此。——林语堂
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tuò)手可得。——尼采
不读《道德经》一书,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鲁迅
有道无术止于术出自哪里“有道无术,止于术”出自老子《道德经》。
全句为: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这句话是对处事原则和能力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理解。
《道德经》又称《老子》、《老子五千文》。共81章,5000余言,分上下篇。
主要思想:
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除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老子》一书中还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民本思想:“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这“道”不容易理解,就像“道可道,非常道”,每个“道”的意思都有所不同。
道:心中的路
/
天理
有道:
有志向
/
有德或通明事理
无道:
没志向
/
无德或不通事理
术:方法
/
术数
(可做好事,也可做坏事)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
理解1:没有做事的方法,但是有志向,有成就事业的愿望,方法因有心去做而可以求得到,可以学到。
理解2:没有治事的方法,但是为人正直(有道之人),方法可以求得到。
有术无道,止于术。
理解1:有方法、有技术,而没有方向,只能停止前进,无法成就一番事业。
理解2:有方法、有技术,而没有品德的人(无道之人),无法发挥,修为只能停留在“术”上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是什么意思?原话应是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意思是一个人有道德但是没有谋的话,还是能够学习的。一个人如果只有谋没有道德可言,那他是无法学习的。这句话讲的是一个人的道德是立足学习的根本。这句话跟成语“厚德载物”是一样的,就是想获得更多,承担更多,必须加强道德修养。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出处是哪里出处是豆豆的《遥远的救世主》,电视剧的名字叫《天道》,男主角丁元英(王志文饰演)说的。有精神和品德而没有外在的修为,那么外在的修为是可以求到而学成的。只有外在的修为二没有内在的精神和品德,那么只能停止在外在的修为。也就是说道是内心的境界如禅,术为外在的修为如武学。道是术的基础,术是道的表现。有道才能成更高的术,有术无道只能是普通的人。精神,品德就是道, 道法自然即是道应该合乎于人理,天理。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出处是哪里?《天道》这电视剧中的一句台词。
道法自然出自老子《道德经》中。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
则是对处事原则和能力手段之间的辩证关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