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810更新:2024-11-24 01:44:17
戛纳电影节是一场电影的国际盛事,既然是盛事,就免不了造势。不仅是电影节的主办方要造势,就是明星们也火急火燎地来电影节给自己造势。能出席戛纳电影节走红毯的不是有名就是有钱有势,就算在电影节上并没有自己的作品,能够上戛纳电影节走上一回红毯,也算是给自己长脸。
中国明星喜欢走红毯也不是奇事了,像范冰冰就在红毯上走出了国际范儿,范爷不也啥作品都没有,但照样获得国际赞誉,还成了今年戛纳电影节的评委之一。只是并不是所有明星都能够像范爷这样有气场、有后台,普通明星在没有作品的情况下,只要能走上几回也算是不错了。
明星们之所以对电影节红毯趋之若鹜,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展现自己的风采。在一个全球关注的电影盛世里,戛纳电影节相当于是一个面向世界的镜头,明星走红毯更是媒体们关注的焦点之一,谁能够在红毯上与众不同,大放异彩,就算是没有作品,也能博得大众的惊鸿一瞥了。
另外,戛纳电影节世界各地的演员、导演、编剧等电影人,无论对电影人也好,明星也罢,都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不仅可以和知名导演、演员交流,还可能因为活动获得某导演的青睐,说不定下一部大片的主角就收入囊中了。所以明星们当然都纷纷挤破头来走红毯了。
只不过这走红毯也不是长久之计,并不是谁都能像范冰冰那样成为红毯青睐的明星,也不是谁真的走了红毯就成了影帝影后,还是要实实在在的作品来说话的。比如说章子怡、周迅这些演员,她们不及范冰冰美,但是凭借在电影中的出色表演,依旧会是各电影节走红毯的常客,而且“实至名归”地走红毯。
是的,北京国际电影节是中国继上海国际电影节之后的第二个获得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认可(FIAPF)的国际A类电影节。
北京国际电影节创立于2011年4月,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管理局和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承办,以“融汇国内国际电影资源,搭建展示交流交易平台”为主旨,以“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和高端化、市场化”为定位,每年举办一届。
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于2022年8月13日至20日举办。电影节以“同心·笃行”为主题,包括“天坛奖”评奖、北京展映、电影嘉年华等九大板块。
今年“注目未来”单元有来自全球13个国家推送的15部影片(《纽约真人类》《阿祖罗》《天竺葵》《女孩不哭》《我们是大人》《故乡异客》《宇宙探索编辑部》《灵魂观测器》《泳池边的奥利韦里奥》《铜管乐团的故事》《疑云之上》《铁锈》《未来的模样》《三次为定》)参选,其中14部影片参与展映。
北京国际电影节创立于2011年4月,由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电影管理局和北京市广播电影电视局承办,以“融汇国内国际电影资源,搭建展示交流交易平台”为主旨,以“国际性、专业性、创新性和高端化、市场化”为定位,每年举办一届。
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于2011年4月23日至28日成功举办,吸引了700 多家中外电影机构、2000 多位中外嘉宾和北京各界10 万人次的广泛参与;征集了57 个国家和地区852 部影片,选出230 部影片在北京20 家影院展映429 场;世界各地334 家电影机构、860 多位业内人士参加电影洽商,签约总额达27.94 亿元人民币,创下国内电影节展交易额最高纪录;25 个国家和地区的179 家媒体、495名记者对电影季进行采访报道。第一届北京国际电影季,受到中央和北京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中外来宾、各界人士和中外媒体的高度评价。
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于2012年4月23日至28日举办,以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为核心区域,以国家会议中心为主场地,举办开幕式、北京展映、电影魅力·北京论坛、电影洽商、闭幕式(电影音乐会)、电影嘉年华等主体活动,以及电影企业交流、第19 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8届北京青少年公益电影节、北京民族电影展等相关活动。
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将有54个国家及地区的260部优秀影片在北京展映活动中与中外嘉宾和北京观众见面;包括华沙国际电影节主席史蒂芬·劳丁先生、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主席塞吉·洛赛克先生、洛迦诺电影节主席马尔科·索拉里先生在内的15 位国际电影节主席将出席本次电影节;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福克斯电影娱乐公司主席詹姆斯·吉亚诺普洛斯、国际著名影星基努·里维斯,美国迪士尼电影公司、日本松竹株式会社等10 家国际著名电影企业的高管,将参加本次电影节,200 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将参加本届电影节电影洽商活动。规模盛大、嘉宾云集,是第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亮点与特色。
继往开来,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将立足更高水准、更大影响、更好效益的新起点,着眼于国际一流电影节定位,进一步创新内容与形式,扩大群众参与规模,加大资源整合力度,优化活动场地布局,全面提高举办水平,将北京国际电影节打造成具有“国际水平、中国特色、北京风格”的著名文化品牌。
北京举办国际电影节旨在汇聚世界电影优秀成果,增进国际电影交流合作,推动跨区域、跨文化的电影传播,实现电影人和电影资本的跨文化合作,拓展国产电影国际传播空间、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是北京市建设世界城市、打造东方影视之都的重点文化活动。
电影节的标志是一枚有着七彩叶片的风车,七枚叶片代表电影是世界的第七大艺术。每枚叶片上都有胶片的齿孔,意为每枚叶片都是城市的一个剪影,代表城市的进步与电影文化的发展之间的某种关联性,“转动的风车寓意着吉祥如意,也预示着电影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创办背景
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在北京诞生。从此,电影与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
北京市拥有全国80%的制片机构,拥有全国80%的导演、演员、摄影等创作人才和制片人才、管理人才和营销经纪人才,电影创作硕果累累。全国37条城市电影院线中有13条院线在京有所属影院。
2010年,北京的电影业快速发展,电影佳作精彩纷呈,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电影产业生机勃勃,北京地区故事片产量约占全国的50%,年观影人数超过2700万人次,电影票房收入接近12亿元。
北京要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城市”,打造“东方影视之都”,不仅需要文化的支撑,也需要文化资源的逐步积累。举办电影节,在促进电影国际化发展与“世界城市”建设中实现“双赢”。
“在北京举办国际电影节是我作为一个老电影人多年的愿望。”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李前宽。 在此背景下,2011年北京国际电影季正式创办,2012年2月,北京国际电影季更名为北京国际电影节,每年举办一届并设立评奖单元,2013年开始评奖,自此,主竞赛单元“天坛奖”正式设立。
以上内容参考 百科-北京国际电影节
这届电影节的论坛部分,没有曝出什么大新闻,也没有敏感话题被延伸为公众议题,不少论坛被互联网大企业承包,做了不少广告。电影节被过多地捆绑于产业身上不是好的迹象,电影节要提供的应该是作品和价值导向。本届上影节也有一大亮点,那就是它在价值取向方面比往届要更清晰明确。《烈日灼心》是部争议作品,评委会给了它两个大奖,大有“举贤不避亲”的自信。电影频道传媒大奖单元里,口碑好但票房差的《十二公民》获得多项大奖,这本身就是立场坚定的表现。 (《京华时报》评)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首日票房便破千万,展映9天期间,观影人次超30万,票房近1800万元。然而,热门排片临时被取消、展映电影字幕错乱、影展期间组织混乱的消息却也如影相随。 (《21世纪经济报道》评)
因上海电影节没有外片进口权,进口权都被中影公司把控,上海电影节国际档次未能到位,市场做得还不行。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