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281更新:2022-08-11 18:40:57
《亮剑》是无人能出其右的经典。可惜的是电视剧演的部分,只占小说的三分一,电视剧带给观众感受更多的是李云龙为代表的先辈(包括国军)在那个民族危亡的时代,在血与火的环境下,担负起民族救亡的责任。可歌可泣,足够让我们后辈永远铭记于心。
感谢那些英雄,是他们担当了那两个辛苦的岁月,才使得我们这辈有着前所未有的安逸。历史周期下次会是什么时候?什么地点?相信我们这辈不会看到,毕竟那段时间已经可以让人们们铭记一段时间了。
第一次完整看完《亮剑》全书的时候,心里空落落的,感觉心中好像有什么东西被抽走了,一股浓浓的悲壮和失落笼罩全身,为那个万马齐喑的年代,更为那些虽身陷逆旅却依然心怀家国、不忘初心、坚守信仰的脊梁们。小说里,李云龙赵刚都是自尽的。孔捷把他们的孩子抚养成人。小说最后,这些孩子来到已成为别人家的李云龙故居,跪在有弹孔痕迹的墙壁面前哭泣。
相比之下,楚云飞的结局就要好得多,楚云飞活了88岁,在台湾去世,临终前交代儿子三件事,有两件都和李云龙有关,第一件事是,楚云飞把在晚年买下李云龙故居的房契交给儿子,让他交还给李云龙子女;第二件事是,把他从大陆带来的一捧土放在他的棺木中;第三件事是,让儿子不要把他葬在台湾,等到回归的那一天,务必要把他的棺木前往山西老家。
中国人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性格深处有两种情怀,一种就是光宗耀祖的思想,一种就是落叶归根的思想,有时候这两种情怀是相互冲突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华侨身在国外打拼不想回国,另外一方面国家有难还是心系祖国,既丢不下国外优越的生活,又不甘做外乡的游子客死他乡,其实跟我们在外面打工谋生活是一个道理。
总之,希望我们的民族早日有勇气去正视这段一言带过的历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切都将归于尘土,渺小的个人在历史的洪流中实在是微不足道极了,只希望自己无论何时都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做一个有所坚守的人,做一个无愧于心的人。
可以参考三个历史人物:黄维,杨伯涛,吴绍周。
《亮剑》的制作确实粗糙,能走红的一个核心原因在于几个主要人物都立了起来,有血有肉很有质感。
其中,李云龙和楚云飞的人物设计那是相当出彩,尤其是两人之间“相爱相杀”的关系看起来非常有戏,也符合历史背景并不突兀。
《亮剑》中淮海战役结尾,李云龙率突击队深入敌后,正好将准备脱逃的楚云飞给堵住了,一阵激战后,李云龙和楚云飞双双负重伤被部下救走,从此两人天各一方。
李云龙后来的经历不用多说,本文就说说楚云飞。
《亮剑》里给楚云飞安排的结局明显参考了原型人物之一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副司令胡琏,胡琏被华野战士称为“狐狸”,更有“狡如狐,猛如虎”的赞誉,这一点和楚云飞有些相像。
胡琏在淮海战役双堆集突围时负重伤,伤愈后重建十二兵团并担任金门岛防卫司令,这一点和楚云飞也是相近。
因此,按照《亮剑》的正常剧情,楚云飞的结局和胡琏差不多,在小岛上煊赫一时。
现在,我们魔改一下《亮剑》剧情,假设楚云飞突围时被李云龙给俘虏了,对于参加淮海战役的国军将领来说,这是大部分人的归宿,连杜聿明、黄维都不能幸免。
如果楚云飞真的被李云龙俘虏,笔者认为,他的结局也会不错,有三个历史原型可以参考。
一、黄维
楚云飞在《亮剑》中有一句著名台词:军人,要有骨气!
还有一句是:我楚云飞也是要面子的人。
这个性格特征和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司令黄维有些接近,他们都是黄埔军校出身,也都是标准的军人,注重仪表和形象,思想相对来说也比较正统,换句话说有点儿顽固。
黄维在淮海战役双堆集和胡琏一起突围,但运气没有胡琏好,胡琏重伤脱逃,黄维成了俘虏。
被俘之后,黄维在功德林依然活在他自己的内心世界里,拒绝学习也拒绝改造,对其他积极改造的国民党将领也是冷嘲热讽,为了逃脱改造他异想天开研究起了“永动机”,一时被传为“佳话”。
由于太坚持所谓的“骨气”,1975年黄维成为功德林最后一批被特赦的战犯,不过人民政府没有亏待他,他之后被安排为文史专员,享受不错的待遇,几次回到家乡探亲,晚年的黄维一直致力于祖国统一,1989年病逝,终年85岁。
楚云飞被俘的话,以他的个性,确实有可能走上和黄维相似的道路,在功德林改造二十多年,特赦后安度晚年。
二、杨伯涛
楚云飞是黄埔五期毕业生,因此抗日战争时才是一个团长,不过他深受上级栽培,还上过陆军大学将官班,毕业后担任国民党嫡系美械部队的师长,颇受重用,到淮海战役时正是春风得意的阶段。
楚云飞的这一段履历和杨伯涛很相似,杨伯涛是黄埔七期毕业生,资历确实不高,不过因为他很有军事才能,抗战时担任了国民党嫡系部队的团长,在陈诚土木系的栽培下,杨伯涛从陆军大学毕业后一路高升,解放战争时接替胡琏担任土木系核心部队,也是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十一师师长。
淮海战役前整编十一师恢复为十八军,杨伯涛担任十八军军长,成为黄维十二兵团的绝对主力,他的这个履历堪称光彩照人后生可畏,而且论战场指挥能力,他可能还要胜过久疏战阵的黄维,如果让他指挥十二兵团也比黄维要强一些。
不过,履历和能力再强,杨伯涛也难逃被俘虏的命运,他被俘后一度也有抗拒思想,但他在解放区耳濡目染逐渐领会到国民党失败的原因。比如他曾说过一件事,十八军向淮海战场前进的过程中路过一个大村镇,村民全都跑光了,没有吃的,连水井都扔进了大石头堵上不让你打水。
但是,杨伯涛被俘后再次路过这个村镇,他发现满村人都回来了,还杀猪宰羊给前线解放军送去,两相对比之下杨伯涛幡然醒悟,于是他真诚接受改造成为功德林里的积极分子。
在抗美援朝爆发后,因为曾经和美军合作并受训过,杨伯涛和几位同样被俘的国民党将领合作,由他执笔,写成了六万余字的《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向志愿军提出了争取夜战和近战的两大建议,该资料被直送志愿军总部。之后,杨伯涛和其他将领一起在功德林里炒米炒面为志愿军制作干粮,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物质上,他都为抗美援朝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1959年杨伯涛和杜聿明、王耀武国民党高级将领一起首批获得特赦,并担任文史专员,他先后撰写了一批回忆录,对研究国民党军队尤其是土木系有着非常高的史料价值。2000年杨伯涛病逝,享年91岁。
笔者认为,楚云飞身上那种年轻有为傲气凌人的少壮派军人形象和杨伯涛非常接近,两人在解放战争时的履历也相似,如果楚云飞被俘虏,走上杨伯涛的道路也算正常。
三、吴绍周
楚云飞的原型有好几个,其中胡琏和杨伯涛是最像的,但还有一个名气不大的国民党将领也很像,那就是国民党第八十五军军长吴绍周。
吴绍周是贵州人,贵州讲武堂第五期毕业生,曾在地方部队黔军效力,后来进入国民党中央军系统,他投靠汤恩伯后被推荐到南京军事高教班学习。之后,他曾担任过八十九师参谋长。这些履历都和楚云飞有相似之处。
淮海战役时,吴绍周担任第十二兵团副司令兼八十五军军长,在黄维兵团试图大规模突围的时候,吴绍周部下110师师长、地下党员廖运周率部战场起义,直接导致黄维兵团突围失败。这一段历史也被《亮剑》给改编到了电视剧中,就是赵刚去前线策反国民党军起义的那段。
双堆集突围时,吴绍周和黄维、胡琏每人各乘坐一辆坦克逃跑,胡琏成功脱逃,吴绍周坦克抛锚突围失败,索性就坐在坦克边上等着被俘。他后来说当时也不打算硬跑,廖运周起义,八十五军覆灭,他回去也没好果子吃。
被俘后吴绍周和杨伯涛在一起改造,他也参与了撰写《关于美军战术之研究》,立了功。因此,1952年10月吴绍周被宽大处理送到长沙定居,他和妻子在长沙参加织布社自食其力生活,后来陈明仁回长沙探亲遇到吴绍周,在陈将军的关照下,吴绍周转为管理工作后来又担任了湖南省文史馆馆员并成为省人民委员会参事,1966年病故,享年64岁。
参照吴绍周的命运。如果楚云飞被俘的话,这个结果也还可以。
综上,如果楚云飞没有突围而是被李云龙俘虏,笔者认为以他的性格和能力,他最大可能还是会走上和杨伯涛相似的道路,其次则是黄维,最后是吴绍周。不管哪个结局,相对来说都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