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987更新:2022-08-19 00:50:15
这些天家人在看电视剧都挺好,闲来无事的时候,我也重温了下。
我喜欢看这类反映现实问题的电视剧。
比起玛丽苏的爱情剧,它们更像一把剑,直指人的内心,让人不得不停下来去思考,思考这个社会,思考整个人生,思考自己的言行及选择。
在电视剧双面胶中,讲述的是有冲突的婆婆儿媳妇和处在中间无所作为的妈宝男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在电视剧都挺好中,反映的则是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女性的痛苦和艰难。
中国人讲究团圆美满,西方人则更能接受悲剧,试图把美好的东西毁灭了给人看。
所以在西方的故事中罗密欧和朱丽叶为爱双双死亡,在中国的故事中梁山伯和祝英台即使不在人世了也要双双化蝶,用这种形式团圆。
中国的电视剧也是如此,前面再狗血,再波折,到最后也会来个急转弯大团圆。
就像是向前奔腾的长江突然遇到一个悬崖,跌落下去就进入一个似梦境的世外桃源。
很是诡异。
都挺好的结局即是如此。
1
都挺好里面的苏明玉是个从小就不被父母疼爱的女孩子。
苏家一共三个孩子,前两个是男孩, 分别是明哲和明成,老三是女孩叫明玉。
男孩与女孩的区别对待被揉进苏家的骨子里。
每天早上明哲和明成各一个鸡蛋加火腿肠,喝的不是豆浆就是牛奶,明玉确实面糊加白开水;
明成回家,苏母笑脸盈盈,明玉回家,苏母冷若冰霜;
明成在家可以什么都不用做,明玉从学校回来却需要擦桌子,扫地,给哥哥洗脏衣服;
对于前两个哥哥,苏家竭尽全力,变卖老宅,省吃俭用供他们读书上学,寻找工作,结婚生子。
对于明玉,苏母却全然无视她优异的学习成绩,怀着清华的远大梦想,渴望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将她塞进并不喜欢的师范专业,只因就读不需要出钱,可以最大程度的给苏家减轻负担。
明成要出去旅游,苏母立马赞助两千元,明玉要冲刺清华报培训班,苏母一分钱也不愿出。
从苏母的语言中我们可以窥见她对明玉不喜欢,不待见的原因:
“明玉,你是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迟早要嫁人的。”
“我们养你这么大,怎么亏待你了?”
“我们只负责养你到18岁。”
“我们的房子有你什么份?我又不靠你来养老!”
“你要是走了,就永远不要回来!”
字字诛心!
像快起快落的利刃,狠准稳地刺下去,每一次都留下一大滩血。
在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最可怕的是产生自我怀疑及我不配的信念。
我不配别人对我好。
我不配拥有幸福的生活。
我不配有良好的亲密关系。
我不配寻求别人的帮助。
拥有这种信念的人很难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幸福。
有的直接关闭心灵,避免伤害的同时也会回避掉关爱与帮助。
就像关闭了门和窗,躲避危险源的同时新鲜的空气也融不进来一样。
有的像只无脚鸟,因为担心不停地努力,不敢停歇,最终枯竭了自己。
有的则是快要接近幸福的时候,我不配的观念却如影随形,因为恐惧亲手将即将来临的幸福毁灭。
比如说,快要升职加薪的时候,因为我不配的思想产生的恐惧和胆怯,导致无法胜任新的工作和项目。
2
不被父母所喜爱的孩子,一生都在追求一个肯定。
明玉也不例外。
她虽然是家中最不受喜爱的一个孩子,但是每当家中出了问题,一马当先的冲出来解决问题也是她。
母亲去世的时候,是明玉鞍前马后,为母亲料理后事,寻找墓地。
也是明玉拉着父亲去商场为父亲配齐了从上衣到袜子,从内衣到外套,一整套的衣服。
同样是明玉陪着父亲到老宅去取父亲的存折,嘱咐父亲管理好自己的证件和养老钱。
得知明成将大多数父母养老钱挪为己用,明玉气愤的要帮父亲追回。
当父亲苏大强被小保姆所骗,又要改房产证名字,又要结婚时候,是苏明玉首先站出来处理这场混乱,守护好父亲的养老钱。
别看苏明玉身居要职,受众人敬仰,在职场杀伐果断。
在她的内心,始终住着那个被父母嫌弃的小女孩,所以她才会用付出比哥哥们多,来证明女孩也是顶用的。
3
明玉内心是矛盾的,一边是渴望父母的认可,一边是记恨父母的严重不公平对待。
她恨母亲的强制跋扈,私心偏袒,对两位哥哥要什么给什么,倾尽一切,对自己却一毛不拔,断毁前程。
她恨父亲的懦弱无担当,不能好好保护自己,每到母亲骂自己的时候父亲就借口开溜,每当母亲剥削自己的利益的时候父亲就事不关己。
所以明玉宁可住宿舍也不愿回家,宁可饿肚子都不肯要家里的生活费。
然而电视剧最后几集却开启父慈子孝,一片祥和模式。
这要从父亲苏大强开始患老年痴呆说起。
苏大强老年痴呆后,对明玉态度是180度大转弯,这种转变让人毫无先兆,措手不及。
生病和女儿同住后,苏大强开始了解女儿,关心女儿;
半夜起床默默注视明玉加班,明白女儿的辛苦与不易,并提醒女儿少喝酒注意安全;
亲手为明玉做了幼年最喜欢的茄汁面,并主动提出到女儿公司探望。
催人泪下,让明玉和我们泪流满面的是,苏大强在因老年痴呆症完全不认得女儿时候,也忘不了给记忆中15岁的明玉买回当时母亲赵美兰吝啬不给买的习题册。
不得不说倪大红和姚晨的演技真的过硬,能够带动观众情绪。
也不得不说编剧真的能写,前面一堆的狗血,各种欺负明玉,各种糟蹋明玉,最后各种亲情大回归。
4
电视剧是电视剧,现实是现实。
现实世界中的明玉们怎么样了?
我们来看一下失孤原型郭新振的故事背后的两位苏明玉吧。
郭新振的养父母有两个女儿,因为没有儿子,在农村怕被嘲笑,从人贩子手中买回了这个孩子。
当年郭新振被抱回家时,大女儿已经快成年,小女儿也比郭新振大了不少。
对于这个儿子,郭新振的养父母可谓是极尽宠爱。
在贫穷的农村,两个亲生女儿都舍不得给的牛奶,郭新振却每天都能喝。
除了养父母,两位姐姐也给了郭新振很大的呵护,两人也拿出了一些积蓄,帮郭新振置办了房子和汽车。
当所有目光都集中于郭新振被找回认亲消息的时候,有多少人曾透过郭新振看到并心疼一下背后这两位默默付出的姐姐吗?
自己的亲生父母,给别人的孩子用最好的,吃最好的,而自己却不配给予。
除此之外,自己还要作为守护者,将自己的血肉化为营养源来供给家中的唯一的男丁,还是外来的。
对于许多都市女性来说这是不可思议,是愚昧思想作祟,但对于思想守旧的农村人来说,这就是传统,是可笑而可悲地传承。
至今还能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言论,求男宝,如果怀的是女宝,准备打掉。
有时候我真的都怀疑是不是在21世纪,竟然还有这样的言论。
这些女孩有错吗。
不,作为个人而言,她们没有任何错误,每一个女孩都是上天选派的天使;
只是在某些功利性的父母那里,错的是性别。
5
电视剧都挺好的结尾真的是明玉因为父亲的举动而和父母关系和解了吗?
在我看来,这更像是明玉通过其他的,非亲属的人际支持系统获得温暖,从而疗愈了自己的历程。
其中包含亦父亦友,明玉工作上的启蒙导师蒙总;
生活上对明玉照顾有加的好朋友柳青,以及给她呵护和爱情的石天冬。
是他们将明玉从痛苦中剥离出来,给了她情感和守护。
当然,更重要的是明玉自身的心理强大,在遭受父母和哥哥不断的PUA,给她灌输你不重要,你不配的时候。
她还能保持清醒,决绝的说:
“我要你们生我了吗?
你们生我,而不好好养我,你们配当父母吗?”
电视剧是电视剧,现实是现实。
编剧总是爱赋予电视剧中的主角们善于反思的精神,能够突然并恰到时机的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悔改;
但是现实生活中,根植于有些父母思想深处的女孩不值得的观念确根深蒂固且难以撼动。
或许也有苏母抱着明玉,轻声呵护的时;
也有苏父为了15岁的女儿执意去买练习册的时刻。
但在父母30年来不间断的不重视,情感冷漠对待的过程中,这些时刻只像微弱的萤火虫之光,时有时无,不足以撼动冰冷的漆黑的夜晚,也不足以填补内心的黑洞。
6
千千万万的苏明玉们,如果无法原谅父母,无需强求自己。
内心的情绪未纾解,心中的过往还在隐隐作痛,谈原谅实属不容易。
《奇葩说》里马东说: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终究会原谅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
旁边的蔡康永立马打断并更正了他:那不是原谅,是算了。
这并不是原谅了父母,而是承认了现实。
是的,我确实没法拥有疼我爱我的父母。
是的,我没法像其他人一样拥有一个快乐无忧的童年。
是的,即使我做的再好,也阻拦不了父母对我的嫌弃。
但我能对自己做的是,尽量对自己好一点,让自己过得幸福一点,让自己的内心平和一点。
父母没能给的肯定,换个人来给,或是爱人,或是朋友,或是师长;
最重要的是,培养给自己爱与肯定的能力,从细微处着手,从内心滋养自己,经年累月改变自己不配的观念。
都挺好小说结尾处却是这样。
苏明玉感叹:
“亲情是捡不回来了,大家淡淡如水地交往吧。”
她不寄予厚望,也不恨之入骨,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别把自己搭进去就好。
这才是真实。
不请再来,脸厚不败!
今天看完了《都挺好》,正好可以根据一些自己的见解来扩展题主的问题。
明玉和石老板最后并没有结婚的镜头,但是两人的感情是苏家人看在眼里的,虽然中间有过一次很严重的争吵,但是好在顺路度过难关,收获爱情的果实,最后一起照顾患有艾滋海默症的苏父,全家合影,明玉回到老宅,应该是想象出苏母维护明玉的片段就响起了片尾曲结束了。觉得明玉和石老板的性格很般配,石老板心地善良,单纯为人,明玉刀子嘴豆腐心,不服输。性格方面有很大的互补性。小说还没有看完,不知道小说写的结局是什么样的?明玉和石老板结婚了没有?(大众话题)二哥二嫂和好了没有?勿扰模式是编剧别出心裁,留给想象,还是没有注意?这些不得而知
,待到我读完小说在做补充,见谅!
仅表达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