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八戒影院人气:454更新:2024-11-24 00:43:32
冯小刚的作品能够部部大卖,在于他能将一个简单的故事讲得饶有趣味,语言的生动幽默以及生活的小感悟让观众心领神会的暗自偷笑。不过到了一个有着庞大架构的悲剧故事中,小聪明似乎失去了原本的作用,反而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夜宴》这出悲剧令观众笑场仿佛是刺了冯小刚一刀,让其很愤闷。我在看《夜宴》时努力避免发笑,不过还是偶有难忍之处,这问题究竟出在哪儿?细想来,有一部分是因为受以往冯小刚电影习惯性思维的影响,包括葛优这位御用演员的熟悉口吻。葛优这位当年的戛纳影帝,演技自是不容置疑,不过他与冯小刚之间起的化学反应却是另一番效果,或许换个男主角可能会好点些。
如果说以上引发笑场的原因是主观的,那么下面便来谈谈客观的,影片最最重大的硬伤就是台词。整部电影看下来,我几乎能够从中品味到莎士比亚戏剧、冯式贺岁片、现代诗化流行语、半文半白多种语境,如此多风格化的语言出现在同一部电影作品,你又怎么能不发笑。整部影片语言风格的不统一,对影片整体风格的确立是致命伤,而不统一性同样也存在于影片的许多方面。冯小刚曾说《夜宴》是借鉴了莎士比亚的名剧《哈姆雷特》,那么如果让这个西化的故事完全按莎剧风格演绎也无不可,可影片偏偏却有些贪多嚼不烂,又是吸收西方的宫廷故事,又是将日本电影元素溶入到影片之中,武士道的剖腹和舞蹈的日本能剧化,这些倒底对影片有多少补益,中华古装外壳下有多少自己的文化内核。
在幽闭的宫廷里,充斥着的是对权力的迷恋,权力之下的孤寂,以及舍弃权力的孤傲。 撇开为多数观众所诟病的葛优,每个人物都象征着一种欲望,而彼此角色间的摩擦就形成一种欲望的争斗。 冯导拍此片就表明了剧本是由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改编的,这无怪乎演员明星们夸张的台词表演。从剧本的起源就已经定性了角色,但可惜的是导演没有将这定性扭转,反而任之保留。这也是葛优在当中被质疑其演技的主因。还有的就是观众对演员本身已经有了个定格,演员在观众心中已经是一种形象了,葛优就只能是个耍皮子的小人物,当上皇帝说起正儿八经的台词就会形成反差。从这点上是观众约束了演员。但从演员本身也是有问题的,葛优的容貌确实不具有王者之气,而既然选角是他,他自身友应该会有角色所需要的本色。 葛优本是瘦削的,但若要具有王者之风,就从衣着化妆来修饰。黑色,沉稳而压抑,美指叶锦添就以大量的黑色来烘托这个角色,也支撑起了葛优的表演。
层层的黑色,盔甲的黑色,宫廷里的黑暗,黑压压的群臣,以这“黑”来压住场面,形成一种威严之势,尽可能削弱观众的经验心理。角色的容貌就加上胡子,使之确实有权臣的相容。但演员本身确实有问题,之前就提及剧本明显的舞台痕迹,这也从葛优身上体现出来,动作明显的生硬夸张反映出演员拿不稳角色。而其实从角色塑造上,导演是为他度身设计的。葛优演的皇叔是阴险而盲目钟爱皇后,这阴险没有表现在情欲之中,而是演变成隐忍。对皇后的一切他都是看在眼里痛在心里。这种隐忍就是为了由葛优过去的“冷幽默”的风格塑造出来的。 黑色并非只专属于葛优这个皇帝,而是整个朝廷的代表。而红色,则专属于皇后的,代表的则是鲜血,欲望,一种强烈的复杂的欲望。她深爱太子,在强权之下她只有无奈放弃爱情,但她又无法割舍这爱情,她希望以篡夺权力来得到爱情。但命运的捉弄让她无辜成为了下一个权力的牺牲品,她知道权力的诱惑,她也沉湎于权力当中,但那曾经的青梅竹马的爱情让她保留了一份真挚,但这真挚是无奈的。红色,也只是无奈流出来的血红而已。对章子怡的面容特色是最多的,当她独自一人褪去妆容时是清净的;当她绘上彩色,花上眼影则是阴沉冷漠,导演总想在她身上表现出皇宫权欲的斗争,正如皇后内心的复杂,她的妆也是复杂的,浓艳的。 与之相比,则是绿色的青女。她的一切都是干净单纯的。干净的容貌,简单明洁的宫女侍服。
中国大片都爱学习借鉴黑泽明,那么不妨来看看黑泽明的代表作品《乱》,同样是改编自莎剧的《李尔王》,打开后却是一幅没有多少西化痕迹的日本战国画卷,可是冯小刚在《夜宴》中表达出的时而文艺时而世俗的风格,向多种异域文化的模仿拼凑难以建立本位文化的特色,使人难以读到多少历史的味道,画面能够达到的也只是形似而已。
你可以借一个框架,不过往里填充的还得是自己的东西,需要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冯小刚在《夜宴》中想表达的是欲望、爱情、仇恨,他将《哈姆雷特》的故事进行了扩展,让皇帝、皇后与太子之间形成了三角关系,也让皇后、青女与太子间形成另一个三角。中肯的说,冯小刚讲故事的能力要强于先前的张导和陈导,影片故事的发展在绝大部分时间还是顺畅完整的,比之《十面埋伏》、《无极》的纰漏百出,《夜宴》的故事算是比较象样了。只是故事推进到结尾夜宴时却没有能激发出应有的高潮,而只是一具具尸体的累加,尤其是皇帝的饮毒自尽更是缺少说服力。我明白冯小刚想表达的是葛优饰演的皇帝痴迷于皇后而不惜舍命,但影片对这点的铺垫明显是不够的,最后皇帝的死带给观众的还是突兀。我承认相比前几部大片,《夜宴》算得上是靠谱了,但它仍然逃不脱某种通病,比如暴露的情色镜头和华丽的动作设计。所有中国的大片都是武侠动作片,因为功夫是咱们中国独有而外国没有的,就跟大熊猫一样可以拿出国门去炫耀,实际上说穿了大片就是拍给外国人看的。而袁和平、叶锦添、谭盾这样在好莱坞得过大奖的班底就成了大片的有机组合部分,来来去去总是这几位,这些墙外香的电影人几乎成了国内大导演打海外牌的卖点。《夜宴》中的动作很漂亮,但是所有的动作设计必须服务于内容,过多或者过分夸张都不好。影片《夜宴》中不少动作桥段看起来都无存在的必要,比如将皇后设计成高手就很没有必要,实在有为打而准备设计。而皇后与太子一见面就来上一段打斗,实在是形式大于意义,另外将棍刑设计得如此夸张更是令人咂舌,事实上这一桥段只需要表达出残酷性便可以,实在没必要让人飞上翻下的。将所有存在的动作场面都极尽华丽之所能,事实上反而减弱了影片作为历史悲剧的厚重感,影片充满了轻浮的气息。